哄抬實價花招多 購屋小心誤判行情

哄抬實價花招多 購屋小心誤判行情

哄抬實價花招多 購屋小心誤判行情

文/記者葉思含 報導

1575259713180507.jpg

內政部實價登錄已成民眾購屋前的行情判斷指標,然而不少登錄不實問題層出不窮,常讓購屋族詬病,過去實登造假時有所聞,最多僅罰款,日前嘉義出現因實價登錄刊載不實而吃上官司的案例,買賣雙方以1600萬元成交、要求3200萬元登錄,雙方皆被判處拘役,引起市場討論。房市專家也公開建商送裝潢、送車位等抬高實價登錄手法,購屋族應多留意,避免因特殊交易價格而誤判行情。

實價登錄上路多年,然而申報不實時有所聞,台灣房屋加盟事業總部法務協理游璿樺表示,依現行法買方、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者應於買賣案件辦完所有權移轉登記30日內,向主管機關申報登錄土地及建物成交案件實際資訊,違反將處以3~15萬元罰鍰。

實價登錄申報造假 當心觸法判刑

許多民眾認為登錄不實被抓頂多罰款沒有刑責,然而作價與虛偽實登則恐觸犯偽造私文書罪、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普通詐欺罪等,最高可處3~5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可僥倖。為度絕此一歪風,游璿樺透露,內政部現已修法,爾後將由買賣雙方於訂定買賣契約之日起30日共同申報,若違反登錄價格資訊不實者,將共同裁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1575259750839704.jpg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目前政府實價登錄2.0缺失,大致可以分為「門牌未揭露」、「預售屋未即時登錄」與「作價問題難防範」等3類。首先,以「門牌未揭露」來說,目前實價登錄以「區段化、去識別化」的方式來呈現,對需要獲得資訊的消費者而言,只能看出一個「建物門牌號碼區間值」,一般人難以辨識或比對物件,這些模糊空間反而讓有心業者能夠上下其手。

其次,以「預售屋未即時登錄」來說,依實價登錄現制,預售屋若是建設公司自建自售,不需要進行實價登錄,若是交由代銷業者銷售,也只需在「委託代銷契約終止後30日內」將建案整批申報。但契約終止時可能離開始預售已有2~3年時間,購屋者在這段時間完全無法得知預售屋的實價登錄價格,更有些業者會將一些高價戶提前登錄,製造房價虛高假象。

1575259775557193.jpg

實價登錄缺失 作價問題難防範

「作價問題難防範」更是目前市場積極討論的問題,陳傑鳴指出,目前常見的作價手法有:第1,透過裝潢費用、送家電或低報車位價格將交易單價墊高;第2,將區域內景觀、高樓層戶或區位條件比較好的高價登錄物件價格作為開價依據,塑造高房價的假象;第3,建商以子公司或人頭方式高價購買,拉高整棟建案的房價水準;第4,僅登錄成交單價高的戶別,而低單價成交戶則是延後登錄等,都容易使得消費者看到虛假價格而受騙。

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舉例,市況持續下跌時,民眾跟建商買房,很常碰到送裝潢、家電及傢俱的「固價」方式,原本市價由1700萬跌到只剩下1500萬,建商為了拉抬價格到期望的1700萬,往往會用送家電、裝潢的方式來補足,甚至讓民眾拿發票來退這200萬,如此一來,建商便可以不讓價格跌下來,是業界常見的固價手法。

1575259860155546.jpg

建商送裝潢家電 塑造高房價假象

另外,還有另一種方式是用「停車位價格」來作價,假設有一間35坪的房子,每坪50萬,車位的單價則是200萬元,這樣算起來總價約是1950萬,但建商可能在實價登錄上將車位的單價從原本的200萬調整至100萬,而房子本身扣除停車位後的價格就變成1850萬,以此計算,每坪單價就從35萬拉高到52.86萬元。

對於民眾來說,該如何破解買到作價社區,陳傑鳴分析,民眾若買中古屋,可上實價登錄網站參考同社區價格,並把近1~2年的社區行情列出,切記不要只看「最近成交價」,以免追高價被套牢;若購買的是新成屋,在無同社區實價揭露資訊下,購買前可先蒐集附近的社區行情,以屋齡、樓層或坪數接近的標的作為優先參考依據。另外,參考實價資料時還需要注意每筆資料的「交易明細」欄位,確認有無特殊交易情形,避免因特殊交易價格而誤判行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閱自由時報地產天下。


看不過癮?

更多精彩豐富的房產大勢分析與建案資訊,都在「2019房產新勢力」

網址:http://www.2019star.co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