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投資買盤 大型不動產交易季減幅近6成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李哲維/台北報導
根據仲量聯行第一季季報指出,第一季大型不動產交易金額為114.9億元,買盤上以自用型工業地產為主要標的,相對於前一季交易則減少56%,與去年同期比較則減少22%。主要原因除了年初通常為傳統交易的淡季外,加上疫情及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多數投資人逐漸採取保守和觀望態度,導致交易可能遞延。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受到疫情影響,確實有企業開始會將部份業務委外,以及部分體質不佳、運營不善的企業開始尋求資產處分及活化,同時,為了提供員工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也將尋求更高規格的產品,例如:具備良好的通風和過濾系統等,進而也將提高建築規格,新建築將受到青睞。
相較投資市場的急速冷卻,土地市場持續熱絡,第一季大型土地交易額來到了5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6%,為近五年同期新高。多數交易主要以住宅用土地為主,尤以都市大型精華土地為主要搶購區域。住宅用土地交易約佔總交易額的70%,顯見多數建商對於中長期市場充滿信心。
地上權交易方面,今年第一季重大交易全數順利脫標,其中世貿三館地上權案更是四大壽險全員到齊,並創下總價新高,達312.76億元、溢價17.4%。顯見壽險業未受到短期疫情的干擾,仍對不動產投資具有信心。
此外,趙正義觀察,前五大壽險業可投資不動產餘額仍有4.8兆元,游資充沛,雖受到疫情影響,投資人確實在投資標的開始審慎思考,但在接近零利率的時代,換言之,雖是最壞時代也是最好時代,投資者在此時蓄勢待發,預估疫情好轉後,最快Q2~Q3,商用不動產交易會有U型反彈,甚至V行反轉。
疫情也將促使不動產科技的發展,例如:研發能針對辦公樓、購物中心及醫療中心等公共場所,進行檢測、消毒、清潔和運輸的智能機器人;或利用物聯網等強化公共場所的體溫等監測資訊,藉此判斷危機發生位置,並發送警報等;無人自駕車或空中運輸工具,則能改善物流檢疫或作為缺工的長期解決方案。隨著疫情催化,智慧城市發展更加速,城市化現象不會放緩。
趙正義認為,各國為了提振經濟,紛紛降息。受惠低利環境,投資人資產多角化布局,不動產作為防禦性資產,相對其他投資組合,投報率有更穩定且安全,預期更多資金挹注到不動產市場。永續發展也將重新獲得關注,企業也將更加注重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