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信用管制下重手 學者:打到房市要害
央行昨日實施針對性不動產信用管制,學者認為目標明確,手段快,給予肯定。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李哲維/台北報導
央行公布針對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這是央行暌違十年再次提出不動產貸款限制,學者認為,央行此波打房「確實打到要害」並給予肯定,主要是無寬限期,不只建商未來沒有囤地的高槓桿操作空間,連帶投資客也銷身匿跡,而專家認為,此波管制將減緩搶地的熱況,並加速餘屋去化。
央行採取新一波不動產針對性審慎措施(選擇性信用管制),,鎖定公司法人、自然人、購地貸款與餘屋貸款四項,進行貸款成數限制,十年來首見;尤其餘屋貸款為央行首次祭出管制,目的就是打擊建商囤房風氣。
此外,央行昨日還破天荒宣布,對餘屋貸款採取管制措施,最高限貸五成,楊金龍表示,主要是為了避免建商利用銀行資金囤房。
央行表示,比起十年前,現在應是「溫和」上漲,而台商回台投資,使包括南科、中科,甚至竹科、桃園,房價都水漲船高;另外各縣市進行土地重劃,建商積極在主要地區、周邊地區推案,發生部分建商炒作紅單的問題。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央行此波打房「確實打到要害」並給予肯定,首先,寬限期取消,對公司法人、第三人名義購屋,基本上未來已看不到,囤房族、投資客消失,對建商而言,等於卡住建商財務槓桿,無法把庫存當成資產輕鬆融資套出現金,直接衝擊高槓桿操作、以案養案的建商,也將減緩搶地的熱況,並加快去化餘屋。
至於管制公司法人購屋貸款限制,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認為,此做法是呼應內政部對私法人購置住宅「限購令」,也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最超前部署的防堵炒房團禁令,將有效降低公司戶投資動能,對豪宅市場影響有限,但對中低總價市場的自住買方有保護作用。央行這次的事前研究準備完整,而且也預留與其他部會協作、強化的空間,建議投資人不要掉以輕心。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央行過去就曾以信用管制來控制過熱的區域或房市投資行為,這次主要針對自然人第三屋以上,以及高總價住宅貸款以及公司法人限制6成,取消寬限期很明顯的都是針對非自住的投資型或豪宅買賣而來,因此對於自住購屋影響不大。
張金鶚指出,房價走勢不會因此暴跌或暴落,囤房效果沒了,對自住客本來就沒影響,房市交易熱絡現象將軟著陸,未來就看財政部、內政部會不會繼續出手,針對租屋市場以及業界期盼及政府承諾的「實價登錄2.0」繼續推進。
但不動產業者持相反意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則形容「原子彈」來了,央行下這個藥太重了,對房地產市場將造成重大影響。希望政府別讓好不容易復甦的房市熄火,商總堅決反對政府在沒有任何緩衝時間下,就決定馬上實施限貸措施,希望政府能再三思考。他也呼籲各建商應自律,不要任由委託的代銷炒作預售屋紅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