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房仲交易量小幅攀升 主要受通膨與營建成本提高影響
五大房仲業者自結11月門市交易量顯示小幅成長,與通膨壓力與營建成本高有很大的關聯。(圖/翻攝自網路)
富士比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後疫情時代,房價居高不下,長期通貨膨脹影響民生消費信心,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總指數為73.33點,較上月下降0.93點,但其中上升指標中幅度最多的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反應出房市持續熱絡的效應。
基於營建成本高築議題不斷、資金狂潮竄入市場,市場預期將出現通膨壓力,且現階段利率仍在低檔,讓剛性自用買方進場更具信心,而置產型買方也有以不動產抗通膨的盤算,新案價格攀高,成屋市場價格或許較能貼近買方需求。
根據五大房仲業者自結11月門市交易量顯示,與10月相較,信義房屋月增2%、永慶房產集團持平、住商機構月減6.6%、中信房屋減3.5%、台灣房屋月增27.7%,各大房仲業者交易量普遍較去年同期增加3~21%,顯示這波疫情趨緩後,房市買氣延續高檔,買盤熱絡程度並不下於去年下半年。
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分析,後疫時代房價上漲速度過快,將使得買盤猶豫,其中高雄更因台積電話題拍板,價格一日三市,許多買方不願意買單,亦使得交易表現趨緩,北市雖有供給少的先天優勢,但房價高居不下,確實也讓買氣趨軟。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央行9月底祭出六都加新竹縣市購置第二戶房貸無寬限期措施,雖在10月間造成部分換屋族群的壓力,但由於首購買氣暢旺,抵銷了換屋族的交易量縮,因此上月交易量並未呈現負成長,僅以增幅趨緩的態勢作收。
新竹市受惠科學園區產業發展利多,在負擔購屋能力上相對高出許多,但房價漲聲響起,購屋族礙於總價限制,將目標轉向小宅,對於中、小家庭或是單身族可承受的經濟壓力,因此兩房產品住宅相對總價低,且空間可滿足需求,因而在高房價時代下,成為民眾傾向入手的類型。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即使政府抑制房價在下半年措施接踵登場,但疫後的遞延買氣仍在年底爆發,尤其在台積電設廠利多的台南、高雄,以及最資深的科學園區所在地「新竹」,月增都超過三成,顯示看好後市發展,園區概念宅後勢看漲。
而隨著國內疫情趨緩,疫苗覆蓋率逐步提升,加上國內經濟穩定成長,房市景氣也呈現熱絡景象,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雖然各預測機構對2022 年全球經濟展望抱持正面,但仍須密切關注通膨,加上南非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引發外界擔憂新冠疫情再度升溫,導致經濟復甦脫離軌道,各國央行可能必須改弦易轍,預期調高利率時機恐將延後而不會提前,疫情是否反覆仍是影響全球經濟的變數,因此,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在國際情勢與疫情發展瞬息萬變的狀況下,必須審慎評估購屋需求、預算、還款能力等,量力而為,才能避免未來出現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