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監事會鷹、鴿兩派不同見解 鷹派理事:不重視房價變動是錯誤政策
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紀錄,鷹派、鴿派理事對房價、房租及物價有激烈爭論。(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央行總裁楊金龍3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同時也公布第 3 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會中鷹派、鴿派理事們對國內房價、房租及物價統計等議題有一番激烈爭論。有兩名理事逆風主張應升息 1 碼,理由主要是通膨壓力仍在,物價漲幅高,基於穩定物價建議應升息 1 碼,有理事直言,央行低估通膨,只升半碼對於抑制通膨與消彌預期心理沒有幫助。
有位理事表示,過去以來央行反覆強調抑制房價最有效的工具是「租稅政策」,部分研究確實也發現如此,但房價是金融穩定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並不代表可以放任房價持續高漲不管。央行若要維持金融穩定,應須針對房價變動實施政策反應。
有位理事贊成存款準備率提升 1 碼,政策利率則以升息 1 碼較為適合,理由是,國內就業市場與經濟成長現況與未來預期均屬穩健,預測下一季台灣景氣衰退的機率低於 50%;另位理事則認為,央行過去一年多持續低估通膨,確實該檢討,央在今年 3 月才認為通膨有走高風險因此升息 1 碼,但之後國內通膨逐步攀高,而 6 月卻只升息半碼,搭配存款準備率調升 1 碼。
其中有位理事指出,央行密切注意房價變動,房貸成長與集中度指標,也已反映房價變動與交易量變動的情形,央行為避免炒作,也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來因應。因此,升息應當針對「通膨」,而抑制房價是附帶的。全世界亦然。
另位理事則認為,基於穩定物價建議升息 1 碼,儘管調升存款準備率也能顯示央行緊縮貨幣的態度,但反映在資料上似不明確,加上其效果須經一段期間才能顯現,認為調升存準率無法取代升息,反映央行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膨預期的態度。
兩位理事對房價、房租及物價統計提出看法。有位理事建議將住房成本反應在CPI上;另位理事指出,Fed主席關注房價持續上漲導致房租上漲,將使通膨隨之升高,並提及ECB多年前已考量將自用住宅房價納入其物價指數,雖迄今尚未正式取代目前物價指數的編列,但顯示除房租外,其已思考自用住宅房價上升對物價指數可能帶來的影響。
主計總處編製的台灣CPI的房租指數權數約占15%;美國房租的權數則較高,約30%多,且只限都會地區。有監事表示,世界各國資料均顯示房價上漲幅度高於房租上漲的幅度,房價上漲時,買房會考慮所得因素,房租物價調查則只考量價格因素。國際間物價調查的通則都是考慮同品質的物品,至於房屋品質的提高,房價的上漲等,均不在調查中。主計總處並沒有做房價的調查,只有做房租的調查。目前房租確有往上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