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間變大了?全國每人10年多分得2坪

居住空間變大了?全國每人10年多分得2坪

居住空間變大了?全國每人10年多分得2坪

小資女、小宅、女性市場、寵物、狗、客廳、裝潢、房間、實品屋、樣品屋、挑高-63.jpg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李哲維/台北報導

近年台灣住宅空間是變大還變小?根據內政部資料計算6都人均居住面積,過去10年全國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從10.6坪增加到12.1坪,增近2坪,6都僅高雄市愈住愈小,其他五都愈住愈大,專家表示,雖然數據顯示居住空間是「北增南減」,但也反映出小戶多、建商推案類型改變、公設比提高,民眾實際感受反而覺得空間更小了。

「買賣移轉人均居住面積」是為建物所有權登記資料計算買賣移轉單戶面積之後,再除以家戶人口數,得出計算人均居住面積。主要反映買賣移轉的單戶面積與家戶人口數的關係,可呈現買賣移轉數字在每人居住空間面積上的變化。

根據中信房屋研展室統計近10年內政部建物買賣移轉資料,以2009年與2019年相較,6都僅有高雄市人均居住面積由13.56坪縮水至12.88坪,減幅達5.01%,其他5都空間則是增加變大,臺北市為10.76坪、新北市10.25坪、桃園市11.46坪、臺中市11.46坪、臺南市14.46坪。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以6都而言,這10年來家戶人口數均呈現減少的現象,新北、桃園、臺中、臺南四都2019年的人均居住面積比起2009年來的大,主要是因為買賣移轉單戶面積減幅小於家戶人口數的減幅。因此若買賣移轉單戶面積減幅大於家戶人口數的減幅時,人均居住面積自然就會縮減。

高雄是6都唯一人均居住面積縮水,張漢超分析,一是近10年間高雄人口成長緩慢,10年僅有0.08%增幅,是6都中成長最緩慢的直轄市;其次是高雄2009年的家戶人口數原有2.77人,但到了今年,家戶人口數卻減少到和北市一樣只有2.51人,均是6都墊底,換算下來10年間家戶人口減幅比北市還要高。

第三,是建商考量土地取得不易,改採取小宅推案策略,使得買賣移轉面積變小,如果再細查圖形上的變化還可以發現,高雄原來早自2014年起,買賣移轉面積曲線即已落於移轉棟數曲線之下,呈現出死亡交叉的現象。

相同的觀察,北市則正好呈現相反的樣貌,在2015年買賣移轉面積曲線出現逆勢,由下翻轉至移轉棟數曲線之上,使得現今買賣移轉單戶面積較2009年呈現正成長的現象,人均居住面積也因而變大。

張漢超表示,以6都相比,臺南的人均居住面積為最大,約有14.46坪,其次是高雄,約有12.88坪,只不過高雄這10年來有「越住越小、越住越擠」的現象,但即或如此,臺南和高雄的居住面積還是比起中北部來的大,完勝中北部另4都,而這四都中,人均居住面積最小的是新北,僅有10.25坪。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經理徐佳馨則認為,近年因為土地價格飆漲,中南部興建大樓比例高,表面上雖然坪數仍高,但實際居住面積還需扣掉近三成公設,並不那麼大。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六都家戶人數在10年來均減少,顯見小戶成為主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