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嚴控違建修繕範圍 颱風季違規恐重罰30萬

北市嚴控違建修繕範圍 颱風季違規恐重罰30萬

北市嚴控違建修繕範圍 颱風季違規恐重罰30萬

北市嚴控違建修繕範圍    颱風季違規恐重罰30萬

極端氣候下,鐵皮屋與增建成隱患,北市強化違建修繕規定保障安全。(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今(2024)年接連兩場颱風山陀兒及康芮來襲,造成多起違建物掉落意外,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建管處)指出,對於 1994 年前完工的既存違章建築,若修繕不符規定,除可能面臨拆除命運,還將依情節最重處以 30 萬元罰款。 


根據建管處提供的規範,既存違建在修繕時,需遵守「不得增加高度或面積」「結構修繕不得超過一半」及「材料使用非永久性建材」等限制,否則將依法查報拆除。此外,若違建因未妥善維護導致損壞,造成他人生命財產損失,所有權人還須承擔民事與刑事責任。


依據《台北市違章建築處理規則》,凡 1994 年12月31日前完工的既存違建,若需修繕,必須:

1. 維持原有規模,高度及面積不可擴增。

2. 結構修繕(如基礎、樑柱、承重牆壁等)每部分不得超過原有規模的一半。

3. 使用非永久性建材,避免產生長期安全隱患。


若修繕超出規定範圍,或建築物傾頹、朽壞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等情況,將被直接列入拆除名單。此外,修繕過程中使用永久性建材或其他未符合法規之行為,也將被依法查報。


山陀兒及康芮颱風接連重創北台灣,讓違建的安全性再次成為焦點,建管處呼籲所有違建物的所有權人,應積極進行定期檢修,尤其是結構生鏽、鬆動等潛在風險應及時修復,必要時提前採取補強措施;北市既存違建目前採分類分期暫緩拆除,但基於極端氣候日益嚴峻,建管處對違建的修繕規定愈發嚴格。


有專家指出,政策可能對屋主與租客造成雙重壓力。一方面,屋主擔心修繕限制無法滿足基本安全需求;另一方面,租客的居住品質也可能因此下降,甚至導致市區租賃市場的間接波動。不過,專家也提出政策若與都市更新計畫結合,有望加速改善北市市容及提升建築物的安全性,但同時需要注意居民生活受到的影響,特別是在舊社區及人口密集區域,是促進都市更新的重要契機。


建管處強調,所有權人應遵守規範,適時進行合法範圍內的修繕或拆除,以保障公共安全與自身權益。未來,如何平衡公共安全與居民需求,仍是政策推動的關鍵課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