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服公會挺政府「租金不全面實登」! 陳柏勳:恐製造房東與房客對立
台北租服公會理事長陳柏勳指出,租金實價登錄恐造成房東、房客對立。(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近日租金是否全面實價登錄一事,引發一波討論,內政部也回應認為將造成租屋市場閉鎖、租金上漲、作價登錄等負面影響,正反意見皆有,今(24)日台北租服公會在年終記者會即提七大原因力挺,理事長陳柏勳直言,「強迫實價登錄,恐造成租金成本轉嫁潮,也可能造成房東與房客的對立。」
台北租服公會目前會員公司家數共332家,協助社宅及包租代管等相關政令推動,理事長陳柏勳解釋,這一路走來相當辛苦,像是三家公司的結合,租賃管理人員要有證照才能執業,公會開設訓練班,今年初訓就有480人、複訓175人,有趣得是,每梯次都有70%~80%不是不動產相關行業,還有房東自己來考,笑言可能台灣人很愛考證照。
他提到,前總統蔡英文所執行的8年20萬戶社宅政策,其中的8萬戶社宅包租代管計畫,自108年啟動試辦計畫,迄今已進入4.1版,在台北租服公會協助下,113年11月有效契約數達8萬1,018戶,而且有73%房東與租客保持長期且穩定租賃關係。
「社宅包租代管8萬戶達成,多稅優惠及補助是關鍵。」他說明,社宅包租代管計畫,提供「房屋稅、地價稅及租金所得稅」3稅減免,每屋每年針對「修繕補助、公證費、居家安全相關保險費」還有1萬元補助,並提供3年免費租賃管理服務,每月租金收入並享有1萬5,000元免稅額,房屋稅及地價稅比照自住稅率。
至於租金全面實登一事,陳柏勳表示,公會就實務經驗上,強制登錄的做法,恐造成社會對立與不安,公會不樂見這樣的政策施行,主要有七大因素。
一、「租約變動性高難掌握」,房屋租賃是私權行為、租賃契約非以書面及登記為必要,且租賃契約具期間短、變動頻繁特性,轉租、解約及變更契約等行為難以掌握。
二、「行政及社會成本過高」,全面租賃實價登錄將耗費大量行政及社會成本,然而因私契難以確實掌握,恐難達成預期政策成效。
三、「製造房東與房客對立」,強迫性實價登錄,是必要透過檢舉機制達成,但如此一來恐致租賃雙方關係緊張,不利租賃關係穩定,反而容易造成房東影響房客權益。
四、「稅負成本轉嫁」,全面租賃實價登錄後,房東恐轉嫁稅負成本,導致租金上漲;另外,房東出租意願亦有可能因此降低,影響租屋市場供給。
五、「年邁房東申報不易」,許多房東年事已高,不熟悉申報流程,恐衍生大量裁罰,進而產生許多誤會或對立,如果房東透過委託代理申報,亦會衍生額外費用,最終也有可能轉嫁至租金之上。
六、「實登造假的可能」,不動產租約與買賣契約本質上有極大差異,租約通常金額不高、租期不長,有心人士如果透過實登造假,影響區域租金行情,反而不利租屋市場正常發展。
七、「讓租屋回歸自由市場」,不動產仲介經紀業、租賃住宅包租業,也應該全面不用登錄,讓租屋回歸自由市場。
內政部日前也回應,房屋租賃是私權行為,租約不是以書面及登記為必要行為,難以確實掌握實際租金金額。同時,契約期間短變動頻繁,加上出租標的設備、條件等差異甚大,「如果貿然全面推動租賃實價登錄,恐將造成租屋市場閉鎖、租金上漲、作價登錄等負面影響,必須嚴謹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