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拳打房 國銀不動產放款全面緊縮
央行要求國銀不動產放款降比,土建融利率飆升至 4% 以上,建商推案壓力倍增。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央行近來針對國銀不動產放款政策進行大幅調整,要求各銀行提交報告以檢討其不動產放款比例,甚至多數報告被退件要求重交。據悉,央行已針對土建融和住宅貸款設下嚴格的「減量」規範,包括將不動產放款占比降至 36% 以下,同時將土建融案的承作門檻全面提高,無疑給房地產市場帶來更大的降溫壓力,也使銀行業者面臨調整業務結構的挑戰。
政策主要涵蓋三大方向,首先,若市占率達到一定水準,央行要求放款總金額不得再增;對高於 36% 的銀行施壓降至該水準;即便未達 36%,若土建融比例偏高,也必須停止承作新案。同時,央行將都更及危老案納入計算範圍,使得部分項目無法再享政策優待,建商資金運作壓力倍增。
銀行業者則採取多項因應措施以符合新規範,首當其衝的是「擴大分母」,以吸收更多存款提高放款額度。此外,非不動產貸款如政府借款、周轉金等業務也成為衝刺對象。對於先前已核准但未撥款的建融案,銀行開始以「分次排撥」的方式應對,避免集中核撥引發放款餘額過高。
多家銀行主管透露,央行總裁楊金龍的態度明確,國銀房貸及土建融餘額未來幾年都將保持零成長甚至縮減,對於新申請的土建融案,銀行幾乎全面關閉大門,過去未往來的建商更難以取得貸款。不僅如此,目前土建融業務利率已攀升至 4% 以上,成為建商不可忽視的成本負擔。
在政策壓力下,部分建商對既有借款額度提出動撥申請,銀行則加註保留條款,要求視資金狀況排隊放款。這種趨勢讓建商在推案與融資間陷入更大困境,也使得房地產市場逐步降溫。
央行與金管會聯手的這次打房行動,對房市短期影響甚鉅,銀行業務結構也面臨轉型壓力,然而,從長期視角看,調控對金融穩定及防範資產泡沫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政策持續深化,市場將更加趨於理性,對於整體經濟健康發展起到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