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成主流!七大都會區全面漲贏大宅 物管專家指這事存在嚴重問題

小宅成主流!七大都會區全面漲贏大宅 物管專家指這事存在嚴重問題

小宅成主流!七大都會區全面漲贏大宅 物管專家指這事存在嚴重問題

小宅成主流!七大都會區房價全面漲贏大宅 物管專家指這事存在嚴重問題近年小宅成房市主流,房價漲勢更是全面漲贏大宅。(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房價高漲加上家戶人口數持續創下新低,大宅需求隨之減少,小宅成房市主流,價格也快速飆升,統計顯示,近五年小宅房價漲幅已全面超越大宅,不過小宅戶數多,大樓即動輒上百戶,對應的管線因此也增多,一旦破損滲漏,維修困難度也提升,物管專家即直言,「在管路設計與維護空間配置上存在嚴重問題,可能影響建築物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


據永慶房產集團盤點七大都會區房價漲勢,發現從2020年至2024年,5年間小宅房價漲幅已全面超越大宅,25坪以下小宅漲幅35.8%~93.7%,高於55坪以下大坪數住宅近五年漲幅21.8%~65.3%,其中以新竹縣市漲最兇,小宅單價漲幅高達93.7%,大宅也有65.3%漲幅,但仍低於小宅不少。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近幾年房價受惠於資金寬鬆、經濟穩定成長而迅速攀升,高房價讓民眾購屋壓力沉重,在負擔得起的總價考量下,小坪數住宅顯然已成為購屋趨勢,加上社會型態逐漸轉向小家庭。


中南部小宅漲幅也都超過5成以上。陳金萍提到,過往中南部居住習慣多為坪數較大的住宅,但隨著房價上漲,購屋負擔逐漸加重,買家購屋目光漸漸轉向坪數較小、總價較低的產品。再者,中南部地區房價基期相對較低,因此房價漲幅也顯得更為明顯。


此外,在小宅建案愈來愈多的狀況下,戶數多、其相對應的管線也增多,社團法人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即指出,現行的排水管路設計缺乏明確規範,導致不少大樓埋設管路的維護空間不足、管路位置不利於維護,以及未設置必要的維護設備等嚴重問題,都可能影響建築物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


郭紀子提到,早期傳統式集合住宅大樓,施工時會將各種排水管路埋設於主要樑柱之中,不僅影響結構安全,更常有漏水問題,導致住戶間修繕糾紛頻繁,住戶之間與管理委員會糾紛、衝突不斷引發並惡性循環,衍生之訴訟案件數量快速成長,不只影響住戶間的鄰里關係,也降低生活品質。


加上台灣的氣候環境與地震頻繁,容易造成建材老化、劣化,管線破損很難避免。他說,在管路維護工作上,劃分為「檢查診斷」、「維護保養」和「損壞修繕」三個層級,但小宅戶數增加、整體空間減少,管路需要有擴充維修的概念,需規範出合理的空間規劃來容納管路,避免造成於使用階段無法維修的窘境。


並且室內空氣品質(IAQ)與住宅共用管道間通風環境具有關聯性,共用管道間的通風不良,還可能導致汙染物質擴散至住戶室內,影響居民的健康。因此,郭紀子呼籲政府及相關單位重視集合住宅的管道空間規劃,並制定明確的法規,做「友善修繕」的設計與施工,以確保居民的居住品質與安全,減少住戶間爭議衝突。


734217.jpg

郭紀子指出,小宅多戶數增加之下,不少大樓埋設管路的維護空間不足、管路位置不利於維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