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辦市場熱潮再起 壽險業與自用型買家崛起成主流
壽險業與自用型買家大舉進軍商辦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隨著金管會放寬壽險業的投報率計算標準,2024 年壽險業者再度活躍於商辦市場,並開始向物流及工業不動產市場進軍,這波商辦市場的熱潮不僅來自於傳統的投資者,還加入了以自用為主的買家,尤其是一些基金會、工會和外事單位的加入,讓原本以投資為主的市場逐漸出現多元化的參與者,競爭愈發激烈。
根據瑞普萊坊顧問暨市場研究部總監江珮玉的觀察,2024 年商辦市場最為突出的是自用型買家的崛起,以往自用型買家較為保守,市場也以投資為主,但如今,許多非營利機構、基金會以及外事單位的加入,成為了商辦市場的重要新興力量。這些機構選擇購置商辦不動產的理由較為特殊,不再單純追求投資回報,而是因為租金上漲或需求增加,將自用需求納入購置規劃中。例如,新加坡駐台商務辦事處等外事機構,近年來也成為商辦市場的買家之一,體現出台灣商辦市場的吸引力,也顯示了商辦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
同時,壽險業在商辦市場的投資佈局也開始進一步轉向物流不動產領域。2023 年末,全球人壽、台新人壽和南山人壽等業者開始積極進行物流及工業不動產的購置,表現出對物流及倉儲市場未來增長的信心。台新人壽最近購置的土地,雖然看似一般的工業用地,但實際上已經規劃為物流開發,並且與承租戶達成租約。這樣的投資模式讓這類不動產具備穩定的租金收益,也成為壽險業的新興選擇。
壽險業者進軍物流市場的案例,還包括全球人壽購得的位於大園區的物流園區,該地由知名物流公司 DHL 承租,確保了穩定的租金收益。而南山人壽則選擇投資台南的化學物流設施,雖然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物流設施,但依然是具有穩定收益的商業不動產,且對於壽險業的長期資本運作來說,風險相對較低。
除了壽險業者的積極布局,商辦市場的預售熱潮也在悄然興起。在升息環境下,商辦市場的熱度卻依然高漲,尤其在預售案中,買家不再僅限於傳統的投資客,還有許多需要自用的買家進場。這些自用型買家的需求也逐漸成為商辦市場的一大亮點,尤其是一些機構類買家,如工會、律師聯合會等,也開始加大在商辦市場的投入。
然而,市場的競爭也隨之升溫,尤其是在雙北以及桃園地區,這些地區的商辦需求逐漸上升,推動了整體市場價值的攀升。隨著自用型買家的加入,商辦市場的結構逐漸發生變化,不再僅是單純依賴租金回報和資本利得的傳統模式。這類非投資型買家的進場,為商辦市場注入了新的動能,也讓投資者面臨更多競爭壓力。
回顧 2024 年,商辦市場不僅是壽險業者的資金流向,也是自用型買家與機構類買家的活躍舞台。未來,隨著這些新興買家的參與,商辦市場可能會進一步分化,投資回報與租賃需求之間的博弈將成為市場的重要動向,這一波商辦熱潮,或許預示著市場結構將迎來根本性轉變,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將是未來最重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