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殯改建爆衝突 專家曝:殯葬會館私設禮廳 被罰後仍繼續營業
板橋殯儀館遷移、改建皆是大議題,不過第一場說明會,就爆發抗議衝突。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殯儀館要不要遷移,一直是周遭居民關心議題,民政局目前正朝優化改建方向實施,不過第一場說明會,就爆發抗議衝突,從現實來看,已明顯出現處理量能不足,專家更直言,板殯周邊的會館都是非法設立,私設禮廳被罰後仍繼續營業。
之前也有地方社團傳出,殯儀館將要遷到八里台北港附近,消息一出,讓八里居民跳腳,當地議員和里長更是大力反對,市府也闢謠,指出許多網路消息,都是謠言。
事實上,板橋殯儀館提供喪家舉辦告別式的禮廳,平均每日開廳量38場,加上三峽火化場禮廳開廳量40場,平日就已經不夠用,遇到所謂的大日(農曆七月前、農曆過年前),就可能遇到量能不足的問題,如新北市去年二月份死亡人數2,636人,處理量能已明顯不足。
板殯、三峽火化場量能不足,喪家可以選擇外場的處理,而所謂的外場,傳統方式為借用馬路邊舉辦告別式,或是和民營會館租借禮廳,分攤處理量能。
住保會顧問吳翃毅指出,現實情況是,依據殯葬管理條例第6條第1項規定,全台灣沒一個會館合規!也就是說板殯周邊的會館都是非法設立,再者依據新北市政府處理違反殯葬管理條例案件裁罰基準來說,這些會館或多或少都被裁罰過,「這些禮廳和靈堂都是私設,根本未經合法申請設置而違規營業。」
內政部也說明過禮廳及靈堂(俗稱民間會館)多設置於都會區殯儀館周邊,並以殯葬服務業的辦公處所立案,但其使用土地分區多屬住宅區,已違反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規定;另是類場所未經核准以提供公眾辦理殮、殯、奠、祭為業,亦違反殯葬管理條例相關規定。
吳翃毅認為,很為難的事實就是,死是每個人必然的最後一條路,但身後事,卻還是苦惱著許多單位,隨著大樓興建、大環境改變,更不可能選擇在家治喪,甚至是換個想法在社區大樓的公共空間治喪,但買大樓的住戶都花了那麼多錢買公設了。
殯儀館、火葬場為嫌惡設施,是讓大家為恐避之不及的,別說送葬隊伍帶來心理層面的影響,房價也會連帶影響。吳翃毅說,古時的孟母三遷是有道理,好的環境當然是大家所想的,但死亡議題難以避免,因為生命與死亡是一體的兩面,生是權利,死也是權利,呼籲政府單位更積極面對這類議題,你我他不分身份,最後都得走上殯儀館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