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新家好潮!台中大河里福德祠以國際競圖建廟 近期推磁磚認捐掀熱潮
台中大河里福德祠發起磁磚認捐,迴響熱烈。(圖/記者莊亞築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
全台首座舉辦國際競圖的土地公廟、台中市西屯區大河里福德祠,因位於水湳經貿園區,憑藉優越地段、獨特建築造型與文化價值,吸引大眾關注,目前建廟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廟方特別推出外牆磁磚認捐活動,讓更多信眾可以參與這座國際地標及廟宇的建造,消息一出獲得熱烈迴響,還有國外旅客慕名而來。
大河里福德祠以極具創意的「ㄇ」字型設計為特色,象徵包容與開放,外牆磁磚選用6x6特殊規格的磁磚,以貼合曲面造型,建築師戴育澤指出,磁磚的選用經過多方考量,不只兼顧美觀與造型,還有安全,他在去年403花東大地震過後,剛好前往花蓮洽公,沿途看到有廟宇的外牆磁磚被震落,讓他更關注外牆磁磚的選用,將原本選定的磁磚汰換,工程經費增加,經廟方委員會決議通過,推出磁磚認捐。
戴育澤建築師的加拿大友人、景觀設計師Chuck Sands 日前來台觀光,關注大河里福德祠興建,也認捐磁磚參與興建過程。照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戴育澤建築師的加拿大友人、景觀設計師Chuck Sands 日前來台觀光,也關注大河里福德祠的興建,他深受感動,認為這座廟宇不僅承載著台灣深厚的文化底蘊,更體現了全球化趨勢下的創新意義,於是主動認捐磁磚、參與這座廟宇的建造,「透過這樣的方式,感受到台灣傳統信仰文化的獨特與包容,很榮幸能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不只Chuck熱情響應,該活動自去年11月開始,獲得熱烈迴響,不少人更是一次認捐10片以上,民眾認為,一般廟宇興建過程常有添瓦捐磚的活動,可以積福報、獲得好運,正所謂「一瓦一磚,功德無量」。
大河里福德祠外觀以「Under a Roof」(垂降的大屋頂)概念打造,不僅展現出建築當代性,也透過數位工法、數位智造等創新技術,為台灣廟宇建築樹立新典範,與麗明簽約完成時感覺經費不足,為了協助廟方,戴育澤建築師用心苦思良久,巧妙的將外牆窗戶開口、氣流通風流動、與結構之格子樑整合,改造傳統寺廟光明燈,進而呈現出嶄新的寺廟現代建築語彙。
後續經戴建築師與麗明吳春山董事長一起努力登高一呼,再經廟方委員、信徒大會通過,共同啟動募捐120盞光明燈活動,每盞費用20萬元,超快達標、圓滿順利完成,在當時也引起轟動。
大河里福德祠主委劉坤湧表示,很感謝建廟過程中獲得大眾關注,期間也有信徒持續詢問是否還能捐助光明燈,近期有再釋出數盞光明燈供信徒認捐,透過磁磚認捐活動,更多人可以參與廟宇的建設過程,一起來支持土地公蓋新家。
他說,隨著水湳經貿園區的發展,大河里福德祠周邊不論是餐飲業、工廠等都有不錯的發展,區域內聚集不少餐飲名店,香火鼎盛、信徒越來越多,期待能早日落成,彰顯台灣常民信仰的魅力與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