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延壽計畫啟動!市府出手修繕 重建不再是唯一解方
老房不一定要拆!新北市府推整建維護補助,改善老屋安全問題,社區住戶有福了!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新北市超過 30 年屋齡的住宅已達 87 萬戶,占全市一半,老屋問題成為都市發展的挑戰之一。然而,市府強調,老舊不代表危險,透過「整建維護」政策,老房子依然能夠延長壽命,讓住戶安心繼續居住,而不必走上耗時費力的重建之路。
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林炳勲表示,房屋的結構安全取決於維護狀況,而非單純的屋齡數字。他指出,許多 40、50 年以上的建築,若能定期檢修與補強,仍能保持穩定結構,相較於都更與危老重建,整建維護更能快速解決民眾對於安全的憂慮,也避免拆除重建造成的長期居住不便。
為解決老舊住宅問題,新北市府不僅提供整建維護的技術支援,更祭出補助措施,鼓勵社區積極修繕。根據市府規劃,補助範圍包括**外牆修繕、耐震補強、弱層補強與增設電梯**等,目的在於提升建物的耐震能力與使用機能,同時改善外觀與安全。
近期,中和區一處 40 年屋齡的 6 層樓公寓外牆磁磚剝落,住戶憂心磁磚掉落造成行人傷害,在市府輔導下,社區決定申請立面修繕補助,改以防水塗料取代重貼磁磚,不僅降低維修成本,也減少未來磁磚脫落的風險。該案成功獲得市府 485 萬元補助,目前已進入施工階段,住戶期待完工後的全新面貌。
除了財務支持,市府也透過**專業顧問團隊提供諮詢服務**,協助社區住戶評估維修方案,並簡化申請流程,讓老屋修繕不再遙不可及。
房地產市場對於「老屋延壽」政策的反應各異。房仲業者指出,相較於危老重建與都更,整建維護政策的門檻較低,能快速提升建築物安全與價值,吸引有長期持有計畫的屋主投入。然而,投資型買家對於整建維護的興趣較低,仍期待未來透過都更或危老改建獲取更高增值空間。
房仲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認為,影響老屋價值的三大關鍵因素是**結構安全、漏水問題與電線老舊**,若市府的整建維護方案能確實改善這些痛點,將提升市場對老屋的接受度。不過,她也坦言,許多老舊社區沒有管理委員會,缺乏統一決策機制,使得社區整建推動困難,這仍是政策落實的一大挑戰。
除了新北市,中央政府也開始重視老屋修繕議題。內政部規劃推動**「老宅延壽計畫」**,主打透過補強結構、改善防水與電線更新,來提升老屋的居住品質與安全性。
內政部表示,單靠都更與危老重建的速度,無法應對全台 50% 以上的老屋問題,尤其是人口高齡化加速,許多長者無法等待數年才能重建入住。因此,未來將推動更多補助方案,加速老屋改造,以更短時間提升居住安全。同時,該計畫也符合減碳目標,因拆除重建將產生大量碳排,透過修繕延壽可減少 70% 以上的碳排放量。
新北市府強調,整建維護並非都更的替代方案,而是讓民眾擁有更多選擇,特別是對於希望繼續住在原地、不願搬遷的居民,這項政策更具實際效益。然而,推動過程仍面臨挑戰,包含社區住戶共識、資金籌措及施工管理等問題,未來能否擴大成為全台適用的標準模式,仍有待進一步觀察與調整。
市府將持續精進整建維護機制,並透過法令調整與資源整合,讓更多老舊社區能受惠。隨著老屋修繕政策逐步落實,未來新北的都市景觀或許將不再只是「拆了重建」,而是「修了更安全」,讓老屋也能迎來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