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市場變盤? 李同榮示警:平轉潮來襲,注意三大風險

預售市場變盤? 李同榮示警:平轉潮來襲,注意三大風險

預售市場變盤? 李同榮示警:平轉潮來襲,注意三大風險

預售市場變盤?  李同榮示警:平轉潮來襲,注意三大風險

房市變盤?預售屋「平轉」物件大量出現,投資客出清潮來襲,承接戶該如何應對?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房市氣氛轉冷,市場出現大量「平轉」、「急售」、「賠售」的預售物件,投資客紛紛拋出廣告,標榜「出價就談」、「低於市場價」等吸引字眼,讓不少購屋族心動。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這波「平轉潮」的核心原因就是市場看跌,提醒承接戶須做足兩大功課,並慎防三大風險,才能避免買到高風險物件,甚至遭遇爛尾樓風險。


買預售屋先上「兩堂課」 承接平轉戶得算好進場時機

李同榮指出,想要接手「平轉」物件,第一步就是搞清楚投資客的進貨時間點與成本。2023 年 6 月 30 日前購入預售屋者,不受平均地權條例的換約限制,若當時購入價較低,如 2022 年市場高峰期進場者,部分地區的進貨價低於目前市價 15% 至 20%,甚至有 30% 的潛在利潤。但如果投資客當初搶進時價格過高,現在轉售的「平轉戶」可能未來交屋時就會變成賠售戶。


第二步則是估算未來交屋時的市場行情。預售屋本質上是期貨交易,購屋者要預測三到四年後的市場價格是否高於現在的成交價,才能確保進場是「買在低點」,而不是「接最後一棒」。


三大風險一次看懂!避免買到爛尾樓或「假平轉」

即便確認價格有利,接手預售平轉戶仍有三大風險必須嚴格把關:


(一)價格風險:房價可能持續下跌 

平轉戶看似現買現賺,但如果市場趨勢向下,這些預售屋可能還有 10% 至 15% 的跌幅。李同榮提醒,投資客若看好後市,就不會急著出清,而現在願意平轉的,多半是擔心市場價格續跌,想盡快落袋為安。承接戶若沒計算好未來價格,可能接手後就面臨虧損。


(二)換約風險:建商條款可能暗藏「地雷」

購屋者須確認投資客購買的時間點是否符合換約條件,避免違反平均地權條例。此外,許多建商合約規定,若未來貸款成數不足,買方需自行補足差額,導致現金壓力增加。若未能籌措足夠資金,可能面臨違約風險,甚至被迫低價拋售。


(三)建商風險:須查核財務狀況 避免踩雷爛尾樓

承接預售戶還須評估建商的財務與營運狀況,避免買到可能爛尾的案件。上市建商的財務報表可公開查詢,若是非上市公司,則應透過過去的建案評價與市場口碑來評估。李同榮建議,對於財務狀況不透明、過去有工程延遲或品質爭議的建商,購屋者要特別小心,否則可能買到「有殼無實」的爛尾樓。


預售市場多殺多下跌趨勢循環圖.jpg

預售市場陷入「多殺多」惡性循環,投資客與建商紛紛降價求售,市場價格持續下探,導致更多拋售與讓利交易出現。


預售市場進入「多殺多」階段?李同榮:小心這四大循環

對於未來預售市場的走勢,李同榮提出「多殺多下跌循環四步曲」,指出這可能是房市進一步下行的警訊:


1. 已交屋的投資客開始降價拋售,壓低市場價格

2. 未交屋投資客受價格影響,出現更多平轉與賠售物件

3. 建商餘屋銷售困難,開始降價促銷求售

4. 建商餘屋價格下降,壓縮新推案價格,導致市場價格持續走低


這種市場動態可能導致更多投資客因資金壓力選擇降價出售,讓整體房價再度回落,形成「價格下跌—拋售潮—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惡性循環。


現在該買預售屋嗎?進場要看「黃金三角」原則

儘管市場風險增加,並不代表所有預售屋都不能買。李同榮認為,購屋者若能掌握「黃金三角函數布局」,仍有機會在市場低點找到合適物件:


1. 資金操作:保守運用資金槓桿,避免高額貸款壓力,進可攻、退可守。

2. 時機掌握:選擇價格確實讓利的案件,並評估未來市場趨勢,掌握進場時機。

3. 產品選擇:優先考慮成熟商圈的物件,避免投入過多供給、商圈發展尚未成熟的區域。


最後,李同榮提醒,預售市場已不再是「閉著眼睛買都會賺」的時代,購屋者應回歸基本面,選擇合理價格、具保值性的物件,才能在市場變局中穩住腳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