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百年土地浮出水面 政府助義務人取回再拍賣籌資

社子島百年土地浮出水面 政府助義務人取回再拍賣籌資

社子島百年土地浮出水面 政府助義務人取回再拍賣籌資

社子島百年土地浮出水面 政府助義務人取回再拍賣籌資

社子島百年土地因河川變遷浮出水面,政府協助義務人取回並拍賣還款,讓土地重新發揮價值,然而社子島都更仍遙遙無期,居民期待發展何時能真正啟動?(圖/示意)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社子島,一塊在百年前因河川變遷消失的土地,近日因地形變化再度浮出水面,成為一場離奇的土地回復案件,土地原屬郭姓義務人家族,因早年地籍登記遭抹消,近年來在政府協助下,透過民事訴訟成功取回所有權。令人意外的是,這塊塵封百年的土地最後被拍賣,所得款項用來償還郭姓義務人積欠的罰款與稅款,部分金額也直接挹注國庫,這起案件雖為個案,卻讓社子島的土地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居民多年來引頸期盼的都市更新仍然停滯,未來發展仍是一大問號。


郭姓義務人因積欠特種貨物稅、勞務稅及交通罰鍰,累積欠款高達 570 萬元,案件被送交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執行,執行人員清查財產時,發現郭家祖輩於日據時代曾擁有位於社子島的一筆土地,但後來因河川變遷,該區被淹沒,地籍登記也被抹消,土地變成國有,經過近百年的地貌變化,這塊土地因河道改變重新浮現,由於郭家當年確實擁有該地產權,士林分署決定協助義務人提起民事訴訟,爭取所有權回復。經過多年法律程序,法院最終判定義務人勝訴,該土地所有權重新歸屬郭姓義務人。


然而,郭姓義務人取回土地後,並未自行開發或使用,而是交由政府進行拍賣,以清償部分欠款,土地前後經歷三次流標,直到第四次拍賣才以 368 萬元成交,款項一部分也用來償還義務人積欠的罰款與稅款,另一部分則進入國庫,等於是政府透過協助取回土地,最終變現資產回收財政收入。


這起土地回復案的特殊性,在於土地歷經百年變遷,最終竟能重新成為法拍市場的標的,稅務機關執行與財產管理上的特殊角色相對重要,這件事卻讓社子島的居民再度感嘆,因為政府能為單一個案迅速執行法律程序,卻無法加快社子島整體開發的腳步,讓當地陷入長期發展停滯的困境。


社子島地區長年受限於洪氾區管制,房屋改建受限,土地利用率極低,居民對於都市更新的期盼已經超過 40 年,台北市政府曾提出「社子島整體開發計畫」,希望透過土地重劃與基礎建設提升當地發展價值,但計畫遲遲未有具體進展,至今仍卡在環評與規劃階段,讓當地居民苦等無果,不少居民抱怨,政府在個案處理上能夠積極協助義務人取回土地,短短幾年內就完成拍賣,但面對整個社子島的都更計畫,卻拖了幾十年仍無進度,形成極大對比。


郭姓義務人雖清償部分罰款,也為國庫挹注收入,但對於社子島的居民而言,最關心的仍是自己的未來,他們期待的不只是少數人的土地回復,而是整個地區的發展能夠真正啟動,擺脫現有的限制,讓土地發揮應有價值。市府如果能夠以協助義務人取回土地的效率,來處理社子島的都市更新問題,當地居民或許早已迎來新的發展機會,而不是繼續困在「規劃中」的停滯狀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