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堅持了!中古屋降價個案漸湧現 房仲:市場只剩3種人、房價認知仍有落差
房仲透露近期漸漸有降價個案出現,委售案量也逐漸增加。(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房市不敵銀行房貸緊縮、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目前市場普遍期待房價下修,使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持續僵持,今(27)日各大房仲業者紛紛公布內部成交資料,普遍仍較去年下滑2~3成,坦言在後限貸令時代,市場主力僅剩下三種人,分別是「真青安」、「現金客」與「無貸族」,並透露近期漸漸有降價個案出現,委售案量也逐漸增加,將有讓利空間。
據各大房仲自結2月門市交易量,月增約在5%,年減約20~30%,累計前二月較去年同期則衰退約30%上下。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2月全台房市交易量較1月量增4%、年減21%,統計1-2月交易量則較去年同期減少31%,以台南量縮22%最少;住商機構統計,2月交易量相較1月月增4.5%、較去年同期減少27.8%,1、2月相加則比去年同期減少31.6%;中信房屋統計,交易量較1月增加約5.2%、年減約24%,前2月累計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年減23.6%;台灣房屋集團則指出,2月比1月回升,加總1、2月六都和新竹縣市,比起去年同期房市熱潮,整體仍年減22.4%。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目前市場上銀行貸款問題不如去年年中嚴重,但買方對價格接受度仍低,也讓市場交易拉鋸明顯,市場氛圍充滿不確定性,價格下行也成為趨勢,好消息是目前市場上委售案量逐漸增加,有利於市場出現價格空間。
「綜觀近期市場,逐漸有降價個案出現,不過幅度並不大!」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以目前的態勢來看,若股市穩定表現,應能安然度過第一季,但如果又出現價量過於激烈的表現,恐怕央行還會再出重手,並且2025年將是交屋潮的開始,是否牽動價格表現,值得留意。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表示,目前房貸業務已有緩解,首購或新青安仍能依序貸款,至於換屋族或置產族,在沒有貸款優勢情況下,多半以靜制動,等待議價空間更大再出手。後限貸令時代,住宅市場主力剩下三種人,一是可享優惠的「真青安」,二是想撿便宜的「現金客」,第三則是「無貸族」,仍有機會運用首購身分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