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企業主!「橋科之鑽」1.8萬坪工業用地搶進高雄半導體核心
橋頭科學園區主要以包括半導體、精準健康、智慧機械、航太及產業創新為主,園區已緊鑼密鼓開發建置中。(圖/記者蘇茵慧)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高雄報導
今(4)日,高雄天威商仲舉辦了「橋科之鑽」工業用地銷售記者會。該案占地1.8萬坪,可分割為百來坪銷售,總銷上看50億,距離橋頭科學園區僅1.3公里,鄰近國道1號、國道10號交流道,未來台39線完工後,將能連接至台南沙崙園區,交通極為便利。高雄天威商仲執行長林治域表示,地主過去從事傳統產業,配合橋科發展期待高雄轉型,因而釋出手上土地資源。在高雄工業用地稀缺的背景下,許多中大型科技企業儘管資金充裕,卻仍面臨「有錢買不到地」的困境,「橋科之鑽」的推出,正是填補了高端工業用地的需求缺口,並且成為高科技企業南下布局的首選。
林治域指出,橋頭科學園區的主要產業包括半導體、精準健康、智慧機械、航太及產業創新等領域。舉例來說,國巨公司計畫在園區投資200億元,進行晶片電阻及積層陶瓷電容的研發與生產;而惠斯頓材料科技則已在此設立分公司,投入3億元,專注於IC測試元件的研發與生產。目前,園區內的用地已經接近滿額,產業聚落效應逐漸顯現,這將進一步帶動周邊工業用地的需求。這些大企業的進駐,將加速高科技創新,並促進當地產業升級,為高雄經濟注入新的動能。
「橋科之鑽」工業用地,每坪開價36萬元,林治域透露目前有超過10家的廠商洽詢。
協理張浩人也提到,行政院推動的大南方新矽谷計畫,將涵蓋嘉義到屏東的高科技產業廊帶,並指出橋頭科學園區離楠梓台積電設廠位置更近,吸引了許多國際知名企業提前佈局。對於中小型科技公司而言,「橋科之鑽」正好解決了他們的痛點,成為這些規模較小、員工數百名的企業進駐半導體S科技廊帶的理想選擇。
張浩人進一步分析,對於大型科技企業來說,工業用地的價格並非主要問題,挑戰在於如何在半導體產業快速擴張的浪潮中,找到關鍵位置。隨著台積電、國巨、鴻海、日月光等巨頭陸續進駐橋頭科學園區周邊,「橋科之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未來的完整產業鏈支援,將有望成為企業主眼中的黃金地段。
過去,高雄以重工業聞名,但隨著高科技和AI產業的進駐,越來越多企業導入自動化設備,選擇將業務南移。對企業而言,工業用地的選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物流運輸和人才招聘的便利性上。
高科技產業的進駐加速了高雄從傳統工業城市向科技與國際商業樞紐轉型的步伐。隨著新台17線和園區聯外道路等基礎建設逐步完成,未來企業在這裡的運營將更加便捷,為高雄帶來更多的投資與發展機會。隨著基礎設施和產業升級的雙引擎推動,跟隨台積電的腳步,已成為高科技相關企業挑選商用不動產時的一項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