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壓力升溫! 央行恐出手「預防性升息」防電價調漲帶動萬物漲 多空交戰劇本曝光

通膨壓力升溫! 央行恐出手「預防性升息」防電價調漲帶動萬物漲 多空交戰劇本曝光

通膨壓力升溫! 央行恐出手「預防性升息」防電價調漲帶動萬物漲 多空交戰劇本曝光

通膨壓力升溫!  央行恐出手「預防性升息」防電價調漲帶動萬物漲 多空交戰劇本曝光

央行總裁楊金龍面臨兩難抉擇,「預防性升息」可壓制通膨預期但恐衝擊經濟成長,3月20日理監事會的一舉一動牽動萬家荷包。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央行即將於 3 月 20 日召開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市場焦點全聚集在央行總裁楊金龍是否會出手「預防性升息」因應 4 月可能的電價調漲。金融圈已發出警訊,認為央行恐難跟進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反而出現「預防性升息」壓力,房市買氣與企業融資成本可能受到連帶影響。


市場預測央行可能面臨三大抉擇。第一種劇本是維持現行利率不變,使貼放利率連續第四次凍結在 2%,等待電價調整與通膨發展更明確再做決策;第二種劇本是考量電價調漲帶來的通膨壓力,直接啟動「預防性升息」半碼;第三種劇本則是維持利率不變,但進一步加強房市管制措施,防止資金避險流入不動產市場推升房價。


央行理事張建一早已釋出明確訊號,表示 4 月電價面臨調漲將直接衝擊民生服務業,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政策、聯準會貨幣政策及國內景氣等因素,預估今年國內 CPI 增速恐無法回落至 1.5% 以下,意味著央行幾無降息空間,甚至存在明顯升息壓力。


數據顯示,1 月 CPI 年增率已達 2.66%,2 月雖回落至 1.58%,但累計前兩月物價平均漲幅仍有 2.12%,超過央行設定的 2% 通膨警戒線。房租漲勢持續、外食費用上揚,再加上台鐵已宣布調漲票價,如今電價又可能跟進,物價連環效應令市場憂心。


財經專家黃世聰直言:「美國是在降息循環之中,但台灣利率很低,要跟著美國降息的可能性不高。我們國內通膨壓力比美國略大,今年環境確實是升息的壓力,比降息的可能性來得大。」


央行的決策將直接影響企業與民眾生活。若選擇升息,將進一步提高企業融資成本,抑制市場投資熱度;同時房貸族壓力倍增,月付增加將影響消費能力。若維持利率不變,則可能面臨通膨加劇風險;若加強房市管制,恐直接衝擊房地產市場氣氛。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去年 12 月理監事會決議貼放利率維持 2% 不變,已創下 16 年新高水準,同時決定房市管制措施「停看聽」,未推出第八波管制。如今若利率再凍結,將形成「連四凍」罕見局面,顯示央行對經濟風險判斷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多家金融機構已明確表態。富邦金控經濟研究處分析認為,考量國內經濟穩健和通膨壓力,央行 3 月理監事會議難有降息動作,將維持重貼現率不變。永豐投顧則更為悲觀,認為央行今年貨幣緊縮基調不變,且不能完全排除升息可能性。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則提到,川普上任後可能掀起關稅戰,但參考川普第一任期對中國大陸總金額 3,700 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的經驗,當時相關商品通膨雖曾略為上揚,但未形成整體通膨趨勢。因此關稅可能帶來一次性的短期通膨,而能源與薪資因素才是影響長期通膨走勢的關鍵因子。


市場對 3 月 20 日央行決策高度關注,投資人與房貸族此刻都應提前因應可能的利率變化,以避免財務計畫受到突如其來的政策轉向所衝擊。無論央行最終採取哪種政策工具,通膨壓力與經濟穩定的天秤將是楊金龍團隊最大考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