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高雄購屋坪數縮水 房價高漲小宅如何更有效利用?
房子越來越貴,坪數越來越小,南二都購屋坪數都大大縮水。(圖/記者蘇茵慧)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南部報導
近年來,台南市與高雄市逐漸出現「小宅化」的顯著趨勢,反映出房價高漲與生活成本升高的壓力。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去年第一季,台南市平均購屋面積僅約36.38坪,較10年前縮減4.26坪,減幅達10.5%;高雄市情況更為嚴峻,第三季平均購屋面積僅剩32.98坪,對比10年前縮小了13.81坪,縮水幅度高達29.51%。在此趨勢下,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提升坪效,成為購屋族的新關鍵。
小宅化現象並非僅止於南部城市,事實上,這股風潮已在全台蔓延。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第三季全國平均買賣面積為31.81坪,較10年前減少了7.33坪。專家指出,這一變化與近年來數次重大公安事故後的消防法規修改有密切關聯。新法規要求集合式住宅配備至少兩支消防梯,導致公設比增加,進而壓縮室內空間。此外,土地與營建成本攀升,加上薪資成長緩慢,迫使建商不得不縮小戶型,以維持總價在消費者可負擔範圍內。
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榮譽理事長蔡紹豪分析,現在建案越蓋越小,主要希望壓低總價,讓年輕人有能力購屋。如何在小坪數內保持良好的居住品質,坪效設計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坪數日益縮水的情況下,如何提升室內空間的利用率成為購屋族的重要考量,在挑選戶別時,柱位外移、室內方正的格局看起來會讓空間更完整,比如台南「春福平蒔」在部分戶型就特別強調此優勢,也提到冷氣主機獨立放置,不占陽台空間。
高雄寶象建設的「藏三豐」便主打一層四戶的格局,規劃2房21~27坪、3房35~40坪的產品。透過取消景觀陽台,將空間轉移至室內,讓2房也能擁有約3米深的大客廳,並保留雙人床位的次臥,實現高坪效利用。
此外,部分建案在廚房、衛浴等細節上也著重空間優化,如擴大備料空間、增加收納設計等。室內設計師建議,裝修時可選擇吸頂燈替代傳統嵌燈,並採用「侘寂風」圓弧包樑設計,以增加樓高感,緩解小宅的壓迫感。
未來,隨著小宅化趨勢持續發酵,坪效設計勢必成為房市的新戰場。如何在有限的坪數內創造出舒適且實用的居住空間,將是建商與設計師們必須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