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交易量1月不到4千件!已連四個月探低 329檔期將是房市風向球
預售屋交易量已連續四個月出現不到5500件的低量,反映預售市場已經沒有不買會更貴的心態。(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打房不僅成屋慘,象徵房市信心的預售屋竟也同步走低,據最新預售揭露,1月成交量不到4千件,寫下近24個月以來的單月新低紀錄,相比去年同期破萬件,大減近7成,並已連續四個月出現不到5500件的低量,反映預售市場已經沒有不買會更貴的FOMO心態,329房市大檔期買氣如何,將是後市觀察重點。
預售市場已進入「個案表現」狀態,統計顯示,2024年3~7月買氣暢旺時,實價預售揭露平均單月可達1.5萬件,但在央行出手管控房貸之後,一手的預售市場就快速降溫,10~12月連續三個月單月都不到5500件的低量,去年928檔期買氣清淡,而今年1月恰逢農曆春節期間更跌破四千件,僅3,846件,年減67%,寫下近24個月以來的單月新低紀錄。
「預售市場普遍銷售時間拉長,不像去年前三季那樣市況火熱。」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到,開發商與現場銷售都知道市況,將戰線拉長廣告預算省點花,不過短期內價格可能還是維持高檔盤整,部分案場也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可能搭配低首付、送家電或搭配裝潢方式銷售,現在市場上仍有表現不錯的個案,如捷運宅、大面積的開發案或者價格符合消費者期待等條件。
觀察各區域表現,又以新竹、台中及高雄衰退約8成最多。台中市在去年同期有2385件、6月更超過3千件,不過今年1月只剩435件;高雄市在去年1月、6月皆破2千件,但今年1月同樣也不到500件;新竹縣市則從去年1月766件、6月845件,到今年1月只剩149件,整體交易量縮逾8成。
北部地區表現則略較過去房價飆漲區域穩定,台北市1月實揭221件、年減45%,新北908件、年減54%,桃園793件、年減59%,六都加上新竹地區1月預售揭露件數普遍年減45%~82%,顯示全台預售買氣相當理性。
「緊接329房市能否打開買氣將是下一個觀察重點!」曾敬德指出,接下來就是房市的329檔期,現階段市場也不會期待大鳴大放,可觀察個案能否打開買氣順銷,將做為後市房市風向球。
至於2025年預售屋什麼時候是最佳進場時機?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則表示,建議在房市下修階段的投資與置產策略,應依投資或自住別,洞察適合的進場時機與區域,投資宜放緩,等待價格明顯下跌後才宜危機入市。
他並建議預售屋置產、自住者應注意四大原則,包括安全第一、建商品牌與信譽,以及建物品質、與價格合理但不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