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 2.0 首年開徵 三大族群快把握最後倒數

囤房稅 2.0 首年開徵 三大族群快把握最後倒數

囤房稅 2.0 首年開徵 三大族群快把握最後倒數

囤房稅 2.0 首年開徵    三大族群快把握最後倒數

囤房稅 2.0 首次開徵,約 97 萬戶自住房屋尚未完成戶籍登記,可能面臨稅金暴增 3 倍以上,三大族群須把握 3 月 24 日最後期限。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3月不設籍,5月哭無錢」!囤房稅 2.0 即將於今年 5 月首度開徵,全台約有 97 萬戶自住房屋尚未完成戶籍登記,可能面臨稅金暴增困境。財政部提醒,民眾必須把握 3 月 24 日前完成相關申請,否則稅率最高可能增加近 4 倍,明年才能回復自住優惠。


囤房稅 2.0 自去年 7 月正式上路,今年 5 月首次開徵,課稅期間涵蓋 2024 年 7 月 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新制採「全國歸戶、全數累進」計算方式,針對持有多戶且未有效使用的房屋,稅率已從原本的 1.5% 至 3.6% 調高為 2% 到 4.8%,大幅增加持有空屋成本。


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國自住房屋約 721 萬戶,其中約 128 萬戶尚未辦理戶籍登記。雖然經過稽徵機關寄發輔導函後,已有約 31 萬戶完成設籍,仍有約 97 萬戶未辦理,整體自住房屋辦理戶籍登記比率僅達 86.54%。


台北市稅捐處特別提醒三大族群要格外注意,一是先前已申請自住房屋但尚未設立戶籍登記者;二是去年 7 月 1 日後才取得房屋者;三是自然人持有住家用房屋且符合免徵標準全國累計超過三戶者。這三大族群都必須在 3 月 24 日前完成設籍或選定免稅房屋,以免稅負大增。


未設籍對稅金影響有多大?以新北市為例,如果民眾名下有三戶房屋,按住家用自住房屋計稅時,稅率為 1.2%,但若未設籍、不符自住標準,稅率將提高到 3.8%,相當於增加逾 3 倍稅負。台北市稅處則估算,未辦理戶籍登記者稅額將至少增加 1.67 倍以上,且一旦錯過登記,5 月收到稅單時已來不及更改,需等到明年才能回復自住稅率。


財政部賦稅署進一步說明,辦理戶籍登記的對象限定為本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例如夫妻若名下有三房,可以夫妻各設籍在一房,公婆、岳父母和子女也都符合設籍資格。而持有「老小宅」的民眾也須注意,過去房屋現值低於 10 萬元即可免稅,但現在新制對自然人名下免稅屋限制為全國三戶,超過限額者必須在 3 月 24 日前選擇何處適用免稅。


財政部官員表示,囤房稅 2.0 除了降低自住房屋稅負外,也鼓勵房屋所有人將閒置房屋釋出到租賃市場。針對出租申報租賃所得達當地一般租金標準的住家用房屋,法定稅率介於 1.5% 至 2.4%,較非自住房屋稅率 2% 至 4.8% 為低,可創造租屋市場雙贏。


專家指出,囤房稅 2.0 新制對不同房屋持有者影響各不相同,建議民眾盡速確認自身房屋狀況,把握最後期限完成相關手續,避免不必要的稅負增加。完成設籍或選定免稅房屋的流程相對簡單,但錯過期限所造成的財務衝擊卻可能十分可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