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租金分級制 內政部研議打造公平居住生態 社會弱勢租金享市價三折優惠
社會住宅租金分級制度上路,低收入戶、身障者可享市價3折起優惠,內政部誓言縮小居住差距,實現居住正義。(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內政部公布「社會住宅租金分級原則」草案,為強化對弱勢家庭的居住照顧,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可望享有市價 3 至 5 折的租金優惠,同時協助身心障礙者、受暴家庭及特殊境遇家庭等社會弱勢族群,減輕居住壓力。
立法委員許宇甄今日在委員會質詢中指出,台灣房價負擔已創新高,社會住宅分級制度迫在眉睫,但目前全國可住社宅僅 3 萬多戶,與實際需求仍有顯著落差。她強調:「社宅供給問題迫切,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須共同努力,加速建設腳步。」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租金分級制度已在執行中,但承認目前社宅供給量能仍有待提升。去年 10 月各縣市政府已找到共識,將依中央制定的原則,考量各地區特性進行租金分級。「六都以中央為主要原則執行,其他縣市則依當地情況彈性調整。
對於外界質疑分級制度不夠公平的聲音,內政部特別澄清,目前報稅所得僅能反映部分經濟狀況,無法全面呈現弱勢條件。以台北市經驗為例,約 15% 的社宅承租戶為低收或中低收入戶,但卻有約 74% 的承租戶因報稅所得低於標準,享有相同租金優惠,造成資源分配不均。
立委牛煦庭在質詢中關切社宅分級租金制度執行成效,他詢問是否有可能針對特定區域進行加碼補助。國土署回應表示,各縣市情況不同,如桃園已面臨調整,但中央沒有強制要求地方政府一體適用。
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全國入住社宅的 2 萬 2,000 餘戶家庭中,有 47% 具有經濟或社會弱勢身分,已超出住宅法要求的 40% 比率。內政部強調,未來將與衛福部、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共同研商弱勢樣態,建立更完善的配套方案。
針對 8 年百萬戶的新居住政策目標,內政部已設定每年新建社宅 1.5 萬戶、新增包租代管 2 萬戶,以及租金補貼 50 萬戶的具體方向,致力建立多元且全面的居住協助體系,確保不同需求的家庭都能獲得公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