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待售建案破千件創19個月新高 專家:桃園最明顯、得留意後續賣壓
據最新市調,北台灣預售屋待售量創下19個月新高,每周僅成交1.1組。(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央行無須出手,房市低檔未解!」據市調統計今年仍是供需持續背離,北台灣2月新建案市況,仍呈現維持衰退的黃藍燈,顯示冷氣團未解,其中建商推案量難以煞車下,待售建案數在飆升至1,178 案,是前年8月以來新高,回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前的觀望案量,每周僅成交1.1組。
據住展風向球調查報告指出,北台灣待售建案數在2月升至到1178案,再比前月增近74案,創下19個月以來新高,回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前的觀望案量,銷售龜速可見一斑。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尤其桃園市待售案走增明顯,一些個案確實賣得比較辛苦,在中壢區、龜山區、大園區、觀音區等地都因投資氛圍消散,舊案去化不及,新案又難再延推只得進場,激發出不小量體,得留意後續賣壓。
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走升,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由1月的14組回升到17組,但比對一般來說都在20多組,房市盛況至多為30多組,狀態仍未轉佳,且平均成交組數每週是1.1組,又比前月下修一些,買氣與天候一樣寒氣不散,加上329推案檔期來臨,又有一波新案即將推出。
成交組數、待售建案數分數下降,議價率持平,目前議價率低於1成。陳炳辰表示,今年農曆年節假期較早,進入2月則多已恢復日常作息,建商也著手新案推行,風向球供給面指標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都見月增,新成屋戶數為500多戶,較前月的100多戶明顯成長,新北市三重區二重疏洪道左岸、桃園市小檜溪重劃區的逾百戶新案為主要拉抬個案,即便房市走冷,先建後售案卻早已規畫興建,也成為不得不推的一種狀態。
預售屋推案量為600多億元,月增200多億元,比起去年熱況時期單月多破千億元,回溫不算強勢,以台北市南港區的百億元商辦案為亮點。住宅方面只有新北市中和區積穗生活圈新案逾50億元,不少建商仍採保守之姿,除了轉攻329檔期,甚至多有開案時間不明確,傳統房市旺季的上半年恐凶多吉少。
從去年下半年迄今,供需兩相逆走背離,不過市場期待的降價則依舊落空。陳炳辰表示,開價與成交價之間的距離仍在1成以內,縱使建商不再創高價,房價該多少卻也一毛不減,不買拉倒,降價免談。台北市與桃園市的議價率則稍高,北市有首都效益,與桃園市話題地帶讓建商價碼難與市況妥協,買氣卻往低價案走,逐步挑戰議價空間。
「眼下環境低檔盤旋,銀行業者承做房貸還是謹慎,市場資金也因國際經濟局勢顛簸,短期不易重振買氣,金檢將會持續干擾整個房市信心!」陳炳辰說,雖然329檔期傳可觀新案量體,但屬個案拉抬所致,未來除了且看且走的推案態勢,與萬變不離其宗的低首付、付裝潢、送贈品的促銷方式,另亦有可能改建案規格符合主流,或分期推出降低風險,房市將再深陷五里霧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