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1戶卡中間!中山吉林段都更案 北市府出手拆半百老屋、建商規劃曝
民生東路一段老舊公寓,27日由北市府代拆完成,使都更案後續能順利動工。(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台北市民生東路一段一排屋齡已52年的老舊公寓,在110年已經市府核定公告實施都市更新案,由茂崴建設擔任實施者,並於同年取得建照,原住戶33人已在113年搬離,然而仍有1戶堅持不願搬遷,持續溝通無果,北市府於27日依法執行代拆,讓都更案能順利動工,也是代拆的第2戶都更釘子戶。
過去雙北不少都更案出現卡中間的都更孤島,每每引起不少關注與討論,而在營建成本高漲下,不少建商也放棄等待。此案是位在民生東路一段61巷與林森北路383巷,由茂崴建設擔任實施者推動都更改建案,更新前為屋齡超過50年的老舊公寓,有迫切更新的需求。
據悉,建商在更新後規劃興建1棟建築物,提供78戶住宅單元及15戶商業單元,並留設257.35 平方公尺開放人行步道及認養民生東路一段公有人行步道。
觀察該區域所在的中山生活圈,有捷運中山、雙連兩站,周邊生活機能與商業娛樂蓬勃發展,以該區房價來看,依樂居顯示,近1年房價漲幅10.91%,屋齡40年以上老屋,平均成交單價約70萬元,而新案平均成交價格已站上每坪118萬元以上。
此都更案為52年老舊公寓,所有權人中僅剩1人不願搬遷。
台北市政府都更處提到,此案經市府於2021年9月14日公告核定實施,2021年12月27日領得建造執照,更新範圍內原所有權人33人於2024年皆已搬離家園,惟所有權人1人不願搬遷,故實施者依法向市府申請代為拆除或遷移,市府為協助多數已暫時搬離的住戶,實現早日重返家園的期待,27日依都市更新條例第57條規定執行代拆,保障居民居住權益。
北市府強調,在代拆前,依都市更新條例第57條規定,召開了2次公辦協調會、3次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以及17次現場親訪不願搬遷戶進行溝通協調。儘管如此,仍未能達成共識,因此市府召集相關單位協調執行拆除作業。
北市府進一步說明,當日由都市發展局簡瑟芳局長擔任總指揮官,參與單位橫跨警察局、消防局、衛生局、社會局、交通局、中山分局、區公所及里辦公處等提供勤務支援,由上午五點半進行整備,歷時7小時完成。
並表示,在執行代拆期間,不願搬遷戶不斷試圖進入工地不願離開,相關局處人員持續對不願搬遷戶柔性勸導並安撫情緒,另不願搬遷戶住家環境雜亂、堆積眾多物品及地下室有長期積水情形等,導致前置清理過程作業時程較長,待物品移置完畢後,即開始拆除地上物。
事實上,中山區吉林段都更案為台北市2019年都市更新條例修法後,執行代拆的第二例。代拆首例為2023年5月,當時該案為將捷公司擔任實施者的木柵路二段都更案,也為市長蔣萬安上任後首宗執行都更代拆案。
代拆工程歷時7小時完成,此案為代拆強制執行的第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