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屆建築園冶獎開跑!《園冶30》新書發表會見證台灣城市記憶

31屆建築園冶獎開跑!《園冶30》新書發表會見證台灣城市記憶

31屆建築園冶獎開跑!《園冶30》新書發表會見證台灣城市記憶

建築園冶獎第31屆開跑,同時推出《園冶30:建築文化與台灣城市記憶》新書發表會。(圖/記者蘇茵慧)

建築園冶獎第31屆開跑,同時推出《園冶30:建築文化與台灣城市記憶》新書發表會。(圖/記者蘇茵慧)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高雄報導


當產業帶動城市發展,城市內涵的深化則更需要仔細雕琢,而舉辦至今年邁入第31年的的建築園冶獎,今(1)舉辦《園冶30:建築文化與台灣城市記憶》新書發表會,同時宣布2025年第31屆建築園冶獎正式揭幕,今年評選範圍涵蓋全台,預計展開將近3個月的評審工作。


工務局長楊欽富提到,建築園冶獎是由民間發起的建築運動,更是城市美學的運動,一路走來始終都是建築業最重要的盛典,最可貴則是這種由下而上的理想與熱血,吸引民間與公部門共同參與,在公平、公正、透明的評比下,奠定建築園冶獎現今的地位。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黃瀚霆指出,今年建築園冶獎以「穿越叁零.零碳永續」為主軸,以「穿越」跨世代、跨領域、跨文化的建築多元信念與價值,期待能持續豐富建築園冶獎獎項的意義與厚度。


黃瀚霆表示,一代代的傳承,改變了城市建築,今年建築園冶獎以「穿越叁零.零碳永續」為主軸。(圖/記者蘇茵慧)

黃瀚霆表示,一代代的傳承,改變了城市建築,今年建築園冶獎以「穿越叁零.零碳永續」為主軸。(圖/記者蘇茵慧)


《園冶30:建築文化與台灣城市記憶》一書執筆者為房地產資深媒體人張世雅,她提及在整理爬梳文獻過程中,發現創始者們憑著熱情與理想,付出不求回報,就像「憨人」一樣,這也讓她決定選擇在愚人節這一日舉辦發表會,也感謝有前人的努力,才能讓建築園冶獎一年又一年,走過蕭條與疫情,而今逐漸茁壯。


書中更邀請日本知名建築師高松伸寫推薦序,高松伸和建築園冶獎早在2004就牽起緣份,當年因為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公布由高松伸設計,建築園冶獎主辦單位透過層層關係,邀請高松伸專程來高雄參加建築園冶獎頒獎典禮,並舉行高峰講座。


今年《園冶30》這本書撰寫完成,跨海向高松伸提出寫推薦序的邀請,高松伸二話不說欣然同意,肯定建築園冶獎是思考台灣建築的重要指標,他同時勉勵年輕建築從業人員,「建築園冶獎」的存在,是共同的不朽路標。


翻閱此書,就像是見證了城市的記憶,而建築園冶獎近年來已經遍佈全國,透過建築,我們看見城市的變化,透過建築,我們發現建築師的巧思,透過建築,我們關注在地、在意未來與環境。


除了新書推出,今年園冶獎邀請拿下許多國際獎項的建築師羅耕甫擔任代言人。(圖/記者蘇茵慧)除了新書推出,今年園冶獎邀請拿下許多國際獎項的建築師羅耕甫擔任代言人。(圖/記者蘇茵慧)


今年建築園冶獎除了推出新書之外,更史無前例推出「代言人」角色,邀請建築師羅耕甫擔任建築園冶獎代言人。2025建築園冶獎主任委員黃啟倫表示,羅耕甫作品中具有生態復育、環境永續、利他共好等議題,和建築園冶獎的價值主張不謀而合,希望能借重羅耕甫的國際知名度,結合建築園冶獎在地影響力,讓更多人關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