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獨居人口創新高!北高雄六區「一人宅」成長強勁
民政局統計2024年單獨生活戶數量中,北高雄橋頭、楠梓、左營、鼓山等區增幅最顯著。(圖/記者蘇茵慧)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高雄報導
高雄市獨居人口創下十年新高,從 2024年高雄市民政局統計中,全市「單獨生活戶」已突破46.78萬人,占總人口近兩成,年增幅達6.3%。其中又以北高雄的橋頭、楠梓、左營、鼓山等區增幅最顯著,橋頭區獨居人口更年增11.4%居冠。專家指出,受惠台積電帶動的就業紅利、北高雄住宅供給活絡、房價相對親民,加上高雄家庭結構逐漸「迷你化」,一人宅需求快速攀升,已成當前房市布局的重要趨勢與產品主力。
圖片擷取自高雄市民政局113年統計數據。
台灣房屋左營R15加盟店店東黃識頻指出,橋頭、楠梓皆為受惠「台積電效應」的核心區域,隨著大量就業人口移入,帶動房市交易活絡,再加上區域新案供給充足、房價相對親民,使許多首購族與青年族群更有機會購屋自立,推升單身購屋需求與一人戶比例。
除了橋頭與楠梓,北高雄的左營與鼓山區也名列前茅。兩區因具備成熟商業機能與交通利多,長年為高雄不動產價值核心,吸引高收入、自主性高的購屋族進駐。
黃識頻補充說明,當地購屋族多具有一定經濟實力,不僅有能力購屋自住,也有餘裕規劃第二戶作為資產配置,因此不乏獨居、置產雙需求並存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市中心的前金區也展現獨特趨勢。2024年統計顯示,前金區單獨生活戶數已超過家庭共同生活戶,為高雄市中唯一「獨活族」比家庭戶更多的行政區。此一現象與當地產品結構息息相關。黃識頻指出,前金區作為舊市區核心商業地段,擁有成熟機能與便捷交通,近年受到亞洲新灣區利多帶動,不少建商進場推案,以小坪數產品為主力,市面上小宅供給量已逾千戶,自然吸引獨居族與投資客進場,進一步推升一人宅比例。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分析,高雄獨居人口快速上升主要受三大結構因素推動:一、家庭結構縮小化,包括晚婚、不婚與離婚現象增多,加上高齡化影響,獨居老人比例提高,平均每戶設籍人口數逐季下滑,目前已降至不到3人,為中南部最低。
其二,就業與購屋力提升:隨科技產業發展,高雄吸引大量單身新貴與青年就業人口,加上經濟條件改善與價值觀改變,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獨立生活。最後,稅制調整激勵設籍分散:2024年起囤房稅2.0實施,多屋族透過將配偶或子女設籍不同住宅,以爭取自住稅率優惠,客觀上也拉高單一戶設籍人口數量。
高雄獨居人口持續攀升,不僅反映居住型態的轉變,也形塑出新的住宅產品需求。從小宅供給、地段機能到就業機會,各區的成長動能與產品規劃成為吸引一人族群的關鍵。對建商與投資人而言,掌握「一人宅」趨勢,不僅能貼近市場脈動,更可能成為切入新興需求、創造價值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