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大廈條例滿 30 年該「翻新」! 專家揭 4 大問題刻不容緩

公寓大廈條例滿 30 年該「翻新」! 專家揭 4 大問題刻不容緩

公寓大廈條例滿 30 年該「翻新」! 專家揭 4 大問題刻不容緩

公寓大廈條例滿 30 年該「翻新」! 專家揭 4 大問題刻不容緩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上路滿 30 年,郭紀子直指立法遲緩、資源分配不均,郭紀子呼籲整建維護四支箭,讓建築再生而非等著崩塌。(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得社區者得天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上路滿 30 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舉辦公聽會,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直言,雖已相對完善,但仍有部分條文急需與時俱進,更點出 4 大問題亟待修法處理,包括長期修繕計畫、寵物規範、電動車充電設備與外牆墜物等。他強調,現今都會區九成以上民眾居住於公寓大廈,誰能掌握社區,就能掌握選票。


面對全國高達 500 萬戶超過 30 年的老屋,已超過總體住宅量一半。郭紀子表示,都更速度明顯跟不上屋齡老化的加劇速度,建物「延長壽命及優化居住環境」是相當重要的事。他提出老宅「整建維護四支箭」,包括「建物結構補強」、「外牆妥善修繕」、「消防設備的完備」、「公共安全更加提升與改善」,透過這 4 種方式讓「建築再生」,可保留老建物的人文、歷史與記憶,還能賦予地方「有更新,且又不失去原本生活味道」的效益。


據國發會估計,2025 年台灣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將超過總人口數的 20%,約 468 萬人,台灣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人老、房子也老」雙重困境已無法迴避,郭紀子呼籲成立管委會的重要性,有制度的管委會可凝聚住戶向心力,共同討論與解決問題,注入社區發展良善能量。


郭紀子更指出,相關修法多年來遲無進展,政府與地方單位早已掌握問題核心與具體建議,但立法院卻無動於衷。他表示,問題不是沒人提,而是沒人修!過去 3 年主持超過 30 件政府委託計畫,包括社區輔導、公寓大廈評鑑等,但在實際執行面卻屢屢碰壁,關鍵就在於立法遲緩。


回憶去年 6 月曾與國民黨立委聯合召開記者會,推動修法防止外牆墜落意外,當時媒體大幅報導,我一度樂觀以為終於有希望,結果近一年過去,毫無下文。郭紀子直言,應針對關鍵條款做「精準修法」,避免全面大改導致基層混亂,別讓居民修到精神崩潰!


談及資源分配,郭紀子更指出社區「不是沒錢,而是錢用得不公平」,曾輔導過台北某社區,有位阿嬤名下上百戶房產,卻為五元管理費怒吵社區會議;也有高雄貧困社區因強制設管委會遭罰,住戶卻大多仰賴社會補助生活,他呼籲政策不能一刀切,應分類處理、授權地方因地制宜。


隨著都市老化加劇,專家呼籲政府部門應正視建築物「整建維護」與「修繕」的重要性。新北市都更處指出,老舊並不與危險畫上等號,關鍵在於建物結構的維護狀況,以及是否定期進行檢修而防患未然。 專家認為,在建築安全的前提下,像是公寓增設電梯不僅對長者友善,也能提升建物價值。


郭紀子表示,政府承辦單位人力嚴重短缺、公務員大量離職,甚至被稱為「最大的血汗工廠」,呼籲立法院應從制度與資源層面給予基層實質支持,盡速推動具體修法,改善公寓大廈管理環境,共同為民眾打造更好的居住品質與社區治理機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