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老屋大變身 陽明山美軍宿舍全數標租 打造藝術文創新聚落
昔日軍事歷史空間華麗轉身,國產署標租的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將注入藝術文創能量,成為結合展演、餐飲與文化體驗的特色聚落。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國產署接管的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19 戶,歷經多年閒置後終於全數標租成功,未來將華麗變身成為藝術聚落。財政部國產署副署長王彩葉表示,陽明山美軍宿舍群經辦理文資標租已全數標脫,包含 111 年標脫 1 戶、112 年標脫 7 戶、114 年標脫 11 戶,每年租金收益合計約新台幣 587 萬餘元。
根據國產署統計,截至 113 年底,國產署經管文化資產數量達 349 處,亟需以多元方式活化利用,其中 154 處已提供活化利用,包括 80 處提供認養、15 處委託管理、54 處出租、3 處文資標租、2 處委託改良利用。透過公私協力機制,共同保存維護及活化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
已標脫的 19 戶陽明山美軍宿舍群中,有 8 戶屬文化景觀類別、11 戶為歷史建築類別,均位於 1950 至 1960 年代台灣最大美軍宿舍群中,建築物具有當代洋式住宅區的風格特徵。國產署依國有非公用文化資產標租作業要點規定辦理評選,就符合投標資格之投標人所提企劃書公開評選得標人。
依據得標人的規劃,111 年標脫的 1 戶將作為藝術家創作及藝文展演空間;112 年標脫的 7 戶則預計打造成餐廳、藝廊展間、休閒 SPA 及旅宿;而今年標脫的 11 戶因分布位置形成一完整區域,初步構想為藝術展覽、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藝術家駐村空間、書店、咖啡廳及多元共享空間等,期望打造成一處充滿藝術氣息的特色聚落。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建於 1950 至 1960 年代,是台灣最大的美軍宿舍群,見證了台美關係及冷戰時期的歷史。這些宿舍原本是為駐台美軍及其眷屬所建造,建築風格融合了美式住宅特色,展現當時西方現代生活的樣貌。隨著美軍撤離台灣後,這些宿舍逐漸閒置,直到被登錄為文化資產。
王彩葉表示,國有非公用文資標租,可引進民間資源結合地方文化精神與空間脈絡,傳承歷史記憶,藉由民間創意使閒置具有歷史記憶的建築物重生,與世人共同流傳,彰顯文資價值,同時減輕政府管理負擔。國產署未來將持續依此模式辦理活化,讓民眾親近國有文化資產、融入生活,兼顧國有資產永續經營提升運用效益。
活化計畫不僅保存了建築物本身的歷史價值,還賦予其新的文化功能,將過去美軍宿舍的軍事歷史轉化為藝術文創的新生命,為陽明山地區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地景,也為台北市增添了一處兼具歷史意義與創意活力的旅遊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