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銀行 3 月利率「罕見下滑」 專家:資金成本有望減緩
五大銀行 3 月平均利率呈「緩步下行」,專家認為可能是新一輪降息週期的起點,對購屋、投資族群皆是好消息。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在全球經濟指標趨穩情況下,國內五大銀行在今年 3 月份新承做放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出現了難得的下滑趨勢。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14 年 3 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2.111%,較 2 月份的 2.117%下降 0.006 個百分點。
主要歸因於週轉金貸款利率較 2 月有所下降,若進一步分析不含國庫借款的情況,3 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2.166%,同樣較 2 月的 2.18%下降了 0.014 個百分點,降幅更為明顯。
根據央行統計資料,五大銀行 3 月的各類貸款業務中,週轉金貸款金額高達 958,447 百萬元,占總貸款金額比重超過 86%,對整體平均利率影響最大,週轉金貸款利率從 2 月的 2.069% 降至 3 月的 2.063%,雖下降幅度不大,但因金額龐大,成為帶動整體利率下滑的主要因素。
財金專家指出,這次利率下滑雖然幅度不大,但在全球各國央行尚未開始大幅降息的環境下,國內銀行率先調整,顯示國內資金面逐漸寬鬆,可望為企業融資及民眾房貸成本帶來喘息空間。
若細看各類貸款項目,購屋貸款利率反而略微上升,從 2 月的 2.245% 增至 3 月的 2.264%,成長 0.019 個百分點;資本支出貸款利率亦從 2 月的 2.524% 上升到 3 月的 2.575%,增加 0.051 個百分點;而消費性貸款利率則從 2 月的 2.656% 上漲至 3 月的 2.672%,增加 0.016 個百分點。
對照歷史數據,114 年以來五大銀行的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呈現小幅震盪態勢,今年 1 月為 2.119%,2 月微幅下降至 2.117%,3 月再降至 2.111%,銀行放款利率可能已達高點,並開始逐步下調。
觀察近三年趨勢,從 112 年開始,平均利率從 1.7% 左右持續上升至 113 年超過 2.1%,直到今年才出現連續下降的現象。市場分析師認為,這可能預示著新一輪的降息週期即將開始,對於正考慮投資或貸款的民眾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金融市場觀察家表示,在全球通膨壓力趨緩的背景下,央行貨幣政策立場可能漸趨溫和,各大銀行也有更多空間調整利率策略,預計未來數月利率可能持續小幅下調,為經濟注入更多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