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踩雷196億元!股利改「1+1」、私募籌資 股價漲停回應終結連四跌停
中鼎子公司CTCIA踩雷,驚爆196億元應收帳款無法回收,投資信心也備受考驗。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中鼎(9933)子公司中鼎美洲(CTCIA)承攬美國老煉油廠工程,高達196.04億元款項恐成呆帳,雖然強調待其母公司GCEH重整後可望逐年攤還,但股價仍連4天跌停,昨日召開臨時股東會後,宣布將發行私募股票上限9萬張增資自救,並將原定股利由「2+0」改成「1+1」,兩大招奏效,今(23)日早盤就爆量上衝,最終以漲停價28.2元作收。
中鼎集團可說為國內最大統包工程承攬商,22日董事會決議調整過往僅發放現金股利的政策,維持配發股利2元,但變更為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1元,中鼎指出,此舉除了可以保留部分現金進行未來投資,用以賺取更高利潤回饋股東,股東也更可透過增加持股數,參與公司成長,獲得分配未來收益的權利。
另外,董事會同步通過辦理私募案,以不超過9萬張、9,000萬股為限,引進策略性投資人、預計可募集約20億元資金。中鼎表示,為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與轉投資需求,同時掌握資金募集的時效性與便利性,通過發行私募普通股,後續將提股東會討論決議。
不過,中鼎晚間公布 3 月自結財報,營收 88.01 億元、年減 24.02%,稅前虧損 6400 萬元,稅後大虧達 1.64億元,單月每股虧損 0.2 元。首季營收則爲 223 億元、年減 23.82%。
此事件起源為中鼎子公司中鼎美洲,因美國客戶 Global Clean Energy Holdings (GCEH) 與其14家子公司一起向美國法院聲請破產重整,面臨高達新台幣196.04億元呆帳風險,並且呆帳金額,占中鼎合併總資產比率約15.7%,導致市場缺乏信心、反應劇烈,股價連四天慘收4根跌停。
2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後,兩大自救措施私募、調整股利政策等,以充實營運資金,讓今日股價終於止跌,早盤即爆量上攻,盤中就有高達1萬多張追價買單排隊等著成交,最終上漲2.55元,以28.2元漲停價作收。
投資人信心受激勵,中鼎也強調,近年新簽訂單均超過新台幣1,000億,在手專案充足,目前集團資金足以支應營運所需,籌資的目的主要是因近年積極參與BOT 案多有斬獲,為繼續布局BOT市場,擬透過私募資金以因應未來一年的BOT投資商機,創造更佳績效。
中鼎並指出,中鼎為唯一有能力跨足國際市場執行海外大型工程案的公司,體質良好,營運穩健,目前在建專案充裕,並已獲得多家大型公股銀行及民營金控第一時間表達額度支持,公司有信心消化在手3,200億元專案,持續創造營收與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