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時程獎勵5月畫句點 趕上車!2024年北台灣危老推案量站穩千億
危老時程獎勵將在5月歸零,也引來一波最後趕上車潮。(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危老案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畫下句點,趕在落日前送件,據市調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重建住宅案推案量仍有1千億元,對比前年下修近2成,為危老條例推出後新案量次高,內政部則表示,時程獎勵結束後,將改以「規模獎勵」取代。
據住展雜誌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重建住宅案推案量約1082.7億元,比起前年下修17.2%,少了225.5億元,不過仍站穩千億元。危老主力雙北市皆比前年減少,台北市少了127.4億元,落至756.8億元,新北市年減72億元,為190.1億元,推案個數皆減少,台北市少了10多案,新北市更是腰斬,從前年32案減至15案。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台北市不少危老新案還在籌備階段,建商的規劃、請照都需要時間,近年傳出趕落日前增加的送件量,與建商正式推案量之間亦有落差,不會即時反映。
專營都更危老市場的富品建設董事長曾富瑋即提到,危老時程獎勵快歸零,確實讓地主重建腳步加速!直言「能送件的都趕快送件了,不過現階段最大的問題是小基地營建成本太高了,如果沒有新的獎勵機制,恐怕危老就是下課了!」他認為,如果能百分之百同意,又能整合到一定的規模,超過300坪以上的中大型基地,那多半就直接轉為都更,能有容積轉移等優勢。
事實上,《危老條例》自2017年上路,為加速重建前三年提供10%時程獎勵,2020年立法院修法後改為逐年遞減,至今年5月11日僅剩1%,5月12日起不再提供任何時程獎勵。不過,內政部也表示,時程獎勵結束後,將改以「規模獎勵」取代,若能與鄰近土地合併開發,形成較大基地,最高可獲得10%獎勵。
陳炳辰提到,台北市素地太少,推案主力仍得依靠老屋改建,後續均可預期表現,像今年就有「西華璞園」、「科達大巨蛋案」兩危老案量體來到百億元,大同區、中山區、中正區、士林區也見亮點危老案,危老一哥後況不看衰。但包括新北市在內的其他縣市則較不積極,重劃區新案價值勝於舊市區的老屋重建,去年又是重劃區推案天下,危老案發揮空間有限。
觀察去年台北市推出的重建案,以中山區的「國賓皇琚」、「森仰」,和大安區的「大安ONE」為指標,總銷各有180億元、60億元、75億元,其中「國賓皇琚」揭露價碼已站上單坪200萬元,總價更破2億元,市場再次見識老宅華麗變身豪宅。地段不錯的老屋改建逐步飽和,比方說大安區、大同區在前年分別推出9案及8案危老案,去年則各只有4案,落差明顯導致量縮。
新北市去年則有板橋區的「大陸耑芃」來到60億元案量而為指標,不過,全市危老案數較前年砍半,也由於重劃區素地多,建商不必集中舊市區危老改建,即便如板橋區、永和區因門牌鍍金,舊市區較具危老改建條件,去年推出的案數都比前年少了一半,五股區、土城區、淡水區更因可開發土地多,前年還見零星危老新案推出,去年完全銷聲匿跡。
陳炳辰進一步指出,危老時程獎勵雖落日,但基地合併鄰地規模達200平方公尺仍給予獎勵,兼之改善紙片屋、市容新舊建物紛雜的窘況,值得正面看待,且相比都更快速通關的優勢,改建效益上建商、地主戶都有利可圖,在地震天災頻繁,重視居住安全的眼下,依舊有樂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