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美學 / 走進廖偉立的雜木林美學世界 發現台灣建築特有種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張秀萍 / 台中報導
囊獲國內外無數獎項的台灣中生代建築師廖偉立,包括王功漁港景觀橋、天空之橋、北港糖廠鐵道綠廊、台中救恩堂、毓繡美術館等得獎作品,在台灣建築界都是赫赫有名。他認為,好的建築必須做到「承先啟後」,用創意去繼承傳統,更必須合乎時宜地突破傳統,而與台灣原生環境共生的「雜木林美學」建築觀點,便是廖偉立對台灣建築深刻反思後,集創作理念與哲學思想的大成。
廖偉立自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後,便進入建築師領域工作。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為提升自我,決定放下一切前往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深造。但在美國求學的經歷,卻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轉折,使他對建築的「地域性」與「在地化」,有了重新定義。
廖偉立說,當時,教授給了他一個難題,要求他設計「以色列紀念館」,這項作業讓他倍受挫折,雖然所學專業足以完成作業,卻也讓他清楚體認到自己追求的目標與現實的差異甚大,因此畢業後毅然決定回台。
「好建築」必須做到「承先啟後」
回到台灣後的廖偉立,從台灣的地理、歷史、文化、常民駁雜的「生活」樣態中去觀察與反省,開創了以「雜木林」為審美的多元理念,並實踐在他的建築作品中。
2009年完工的台中「救恩堂」是他的第一個教堂設計,從「教堂不是教堂」的設計理念出發,擺脫了教堂建築制式化的刻板印象,以「清水模工法」打造活動使用的公共空間,營造社區中無牆教會的理念。
他認為,教堂的意義不應被局限,教堂就好比是一個「城市的客廳」,不僅僅是服務教友,也可對城市、社會、鄰里巷弄的環境有好的影響。
「救恩堂」外觀隱含了「諾亞方舟」在聖經故事中的美好畫面,教堂內部設計有一巧思,傳統上主堂的位置會規劃在1樓,但「救恩堂」的主堂則規劃在頂樓。他說,這樣的設計,是人與建築巧妙結合的一種體現,當教友由外而內走進教堂,再由下而上,走到主堂,教友的心靈會隨著步道及步調的調適,慢慢沉澱,當走到頂樓的主堂,這時的心情已達到最平靜的狀態,讓教友能用更舒適的心情做禮拜。
廖偉立在建築創作的過程中,藉由觀照自然宇宙運行的法則,去感受人與物的關係,時時思考建築應該如何與周遭環境自然的融合,進而在創意發想的過程中,建構一個微型的「建築宇宙」。
透過細節展現建築設計者的「言外之意」
由廖偉立設計的毓繡美術館於2016年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是台灣唯一的當代寫實藝術私人美術館,為鼓勵台灣年輕藝術家創作而建立的平台。毓繡美術館整體設計以低調、俐落為美學基調,並帶入傳統園林「一阻、二引、三通」的設計,透過空間明暗、高低、疏密得宜的配置,打造出讓觀館者有遊園式的感受。
美術館的樓梯都規劃在建築外,透過蜿蜒的階梯,展現出傳統中國捲軸的意境,在視覺上有不斷延伸的感覺。整體設計讓人步行在美術館內,猶如中國水墨畫的行雲流水,舒暢而內斂。廖偉立比喻,當觀館者出入美術館時,就像人體呼吸一樣,在欣賞館內的藝術作品時,可以讓人更專注,這就是「人與建築」結合的一種體現。
廖偉立回憶道,毓繡美術館位於南投九九峰之下,當初在美術館完成後,館長疑惑為什麼頂樓的窗戶設計並未面向九九峰而開,若觀館者能透過窗戶直接看到南投美景九九峰豈不是錦上添花?
廖偉立表示,那是他刻意避開九九峰的設計,他認為九九峰是大自然的傑作,建築屬於人文的雕刻品,兩相不必爭鋒,他更希望去美術館的人先看見美術館內的藝術品,之後再倚靠斜牆欣賞建築外的九九峰。他表示,一個好的建築要合乎時宜,也要能透過細節展現出設計者的「言外之意」。
設計建築的動力 源自不斷對自我有所要求
廖偉立分享道,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過成大事者有三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分別指成大事者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堅定不移的意志」、「反覆探索的思維」,他認為套用在建築師這個職業上,毫無違和感,但這樣的境界,對他而言只能稱得上接近,並還未達到的狀態。在往建築師這條道路行進時,不斷對自我有所要求,也是他不停設計建築作品的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