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再出招! 中古小豪宅被盯上 單價超標就課重稅

財政部再出招! 中古小豪宅被盯上 單價超標就課重稅

財政部再出招! 中古小豪宅被盯上 單價超標就課重稅

財政部再出招! 中古小豪宅被盯上 單價超標就課重稅

財政部強化豪宅課稅標準,小坪數高價宅也無法倖免,市場交易動能恐再受衝擊!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財政部再度出手,針對房地合一稅上路前取得的舊制房屋,宣布調高高價住宅獲利率至 20%,並新增每坪單價門檻,讓原本「總價較低、單價較高」的小坪數豪宅也無法逃過課稅,這次的稅制調整,讓不少原以為能避開豪宅稅的中古小豪宅屋主措手不及,業界更擔憂,市場交易量恐進一步萎縮。


財政部表示,修正主要是為了讓房屋交易所得課稅更符合實際獲利情況,避免部分高單價住宅因坪數小而逃過高價住宅的課稅標準,因此,2024 年度新增單價門檻,例如台北市房屋若單坪價格達 120 萬元、新北市 75 萬元、六都加新竹 50 萬元、其他縣市 35 萬元,即使總價未達過去的豪宅標準,也將適用高價住宅課稅規範。


財政部擴大課稅範圍 小坪數豪宅難逃重稅

以往,財政部對「豪宅」的認定標準是總成交金額,例如台北市 6,000 萬元以上、新北市 4,000 萬元以上、其他六都及新竹縣市 3,000 萬元以上。但這次改變課稅規則,新增「單坪價格」作為高價住宅標準,也就是說,即便房屋總價較低,但因為地段優勢、坪數較小,每坪單價較高的物件,仍然會被視為高價住宅,適用較高的獲利率。


課稅一實施,台北市熱門蛋黃區影響最為明顯,例如信義區、大安區、中山區等地的小坪數豪宅,因單坪價格高昂,過去未達 6,000 萬元總價門檻而得以避開豪宅稅,如今將無法再享有舊制的稅負優勢。房市專家指出,此舉恐將進一步影響高價區的交易意願,讓市場買氣再度降溫。


市場反應兩極 專家憂心交易量萎縮

對於財政部的這項調整,市場反應兩極。支持者認為能夠讓稅制更公平,避免高單價住宅「鑽漏洞」逃避高價住宅課稅。財政部官員也表示,新制的目的在於更貼近實際市場情況,並非針對特定族群或區域。


但反對聲浪也不小,特別是房地產業界憂心,將進一步壓縮市場交易量。房市專家指出,許多高單價但坪數較小的房屋,原本就是市場上的投資標的,如今稅負增加,將影響這類產品的吸引力,進一步影響交易動能。


有投資人擔心,房價若因此短期下滑,屋主可能會選擇「惜售」,進一步影響市場流動性,導致交易量萎縮,甚至衝擊租屋市場。「如果高價住宅的供給減少,租屋市場的選擇也會變少,最後受影響的還是租客。」一名不動產業者私下表示。


200 個行政區課稅標準上調 部分區域負擔加重

除了新增單價門檻,財政部也調高部分行政區的課稅標準,全台 368 個行政區中,有 200 個區域的所得計算標準被調高 1% 至 5%。其中,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市三區、新北市五股、三峽、桃園市桃園、中壢、龜山、蘆竹、八德,以及台南市安定、新營區等 15 個行政區,調幅最高達 5%。


在台北市,中山區、松山區、中正區、大安區、信義區的所得計算標準調高 3%,士林區、內湖區、大同區、南港區調高 1%。換言之,這些區域的屋主,在出售房屋時將面臨更高的課稅壓力,影響出售意願。


房市影響待觀察 長期恐影響供需平衡

財政部的稅制調整,預計影響約 4,000 件房屋交易,對市場的影響仍需觀察。然而,專家普遍認為,短期內將進一步抑制高價住宅的交易,尤其是過去被視為投資標的的小坪數豪宅,將面臨更高的持有與出售成本。


若市場交易動能進一步下降,可能連帶影響建商推案意願,進而影響未來的供需平衡,對於一般購屋族而言,短期內或許能減少投機性購屋者的競爭,但長遠來看,市場若因供給減少導致價格上漲,最終仍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