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學區

新聞搜尋 - 學區

市場動態

交通、生活機能一次到位 大台北自住客最愛這5區

近年因台北市房價高漲,自住客向外圍區域移動的外溢現象明顯,雙北購屋民眾尤其青睞與北市一橋之隔距離,且具備捷運交通便利、商圈機能純熟的地區,新北市包括土城、新店、蘆洲、林口、三重等區,因具備上述優勢條件,吸引最多大台北剛性需求買盤搶進,為近年新北最火燙的5大房市熱區。 近年房市回暖、自住客出籠看屋,建商推案信心回升,導致購地量創下近10年新高,去年全台推案量破1.5兆,而今年北台灣329檔期雖受疫情影響,推案量年縮3成,但總銷仍達1600億元,且以新北市逾600億元最多,不少大型重劃區仍如期推案,接待中心也蓄勢待發。 例如新店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329檔期推案量超過百億元,大品牌如潤泰、大陸、長虹等建商皆進場,就連許久未有新案推出的大坪林站也有指標大案推出,近期台信機構在大坪林站推出的指標案,就挾著捷運環狀線通車話題帶進不少買氣,2房產品開賣即宣告售罄,預約期間更創下單周70組來人的紀錄。 至於建商近年積極搶進的央北重劃區,因位處捷運小碧潭站、環狀線十四張站之間,且鄰近水源快速道路、環河快速道路、秀朗橋、安坑交流道等,通往雙北市便利,不僅享有中央路商圈現成機能,IKEA、京站等大型商場也相繼進駐,推升近3年房市交易量,成為近年新北市推案主力戰區之一。 而同樣受惠捷運通車話題的購屋熱區,還有三重、林口等區。其中,三重因具有與台北市一橋之隔,以及中山高與多條聯外快速道路等地理位置與交通優勢,加上是生活機能完整的成熟商圈,長年受到雙北自住買盤青睞,近年更有包括機場捷運與多個重劃區的建設與開發題材,將區域房市推上新高峰。 機場捷運通車也帶動林口新一波移居買氣。林口因享機捷A9站交通利多,30分鐘內可直達台北車站,加上鄰近林口行政園區、三井Outlet、華納影城、國賓影城、環球購物中心、超市,更有學區機能、雙語學校,帶動機捷A9站周邊房價上看4字頭。 此外,林口區因重劃區聚落完成,加上三井Outlet、昕境廣場、國賓影城等百貨機能,適合換屋族以及退休族群,未來林口區最夯話題則是「林口媒體園區」,該招商案由三立、東森、三井投資逾240億元得標,將打造林口成為台灣坎城,將創造1.5萬就業機會,估計將為林口生活圈帶動房市亮點。 至於土城與蘆洲等區,則是原本就有已通車的2條高運量捷運線:中和新蘆線與板南線,替當地帶來極佳的交通便利性,加上沿線房價最低的比價效應,深受重視購屋CP值的大台北首購族青睞。 以土城區為例,除了鄰近新北首善之都板橋的精華區,區內的土城暫緩重劃區快速躋身新北亮點重劃區,近年吸引茂德、宏璟、新潤興業等多家建商搶進,因擁有金城公園綠地,並享捷運海山站、土城站雙捷優勢,鄰近台65線快速道路,也具備舊市區生活機能,鄰近海山商圈、中央路商圈、頂埔科技園區,房價也趨穩4字頭,不僅重劃區熱銷,周邊舊市區新案也競爭激烈。 此外,土城區內重大建設目前也持續如火如荼地動工,包括由長庚團隊進駐的土城醫院預計今年4月試營運,將有超過1千個病床、逾4500個醫護人員進駐,一次補足醫療、休閒購物機能,未來更有捷運三鶯線加持,生活機能更趨完備,將帶入人口紅利,帶動房市持續增溫。 至於和台北市士林、大同區一橋之隔的蘆洲區,平均房價3~4字頭,相較士林區房價少1倍,親民房價吸引剛性買盤至此區購屋,也帶動蘆洲整體房價上揚。 目前又以捷運蘆洲站週邊南港子重劃區最夯,該區柳堤公園、彩虹公園環繞,街廓整齊、生活機能佳,還有明星學區、蘆洲國民運動中心,長榮路、永平街、光榮路商家林立,機能完整便利,吸引不少小家庭和換屋族,目前新案開價4~5字頭。 房產專家補充,上述5大新北房市熱區之所以交易熱絡,除了交通、生活機能一應俱全,更重要的是價格符合自住需求,多數總價1000~1500萬可在精華地段買到2~3房產品,但也不乏適合換屋的中等坪數產品,吸引雙北首購、首換族青睞,推出建案也多能順利完銷!

市場動態

錢放銀行不如再買一間房 換屋族這樣挑好屋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替今年房市投下變數,但在各國量化寬鬆與央行大降息的支撐下,專家仍看好房地產的保值性能持續吸引高資產族群進場。專家指出,當房貸利率來到歷史新低,代表購屋成本進一步下降,有換屋與置產需求的民眾若能把握時機進場,應不難挑到好地段的優質標的。 房貸利率直直降,今年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央行決定出手降息救市,並祭出房貸加碼降1碼(0.25%)、消費加碼降2碼(0.5%)的空前優惠。然而,即便房貸利率已降至歷史新低,國內銀行業高階主管仍預估,下半年房貸利率還會再調降,民眾的購屋成本也還會再進一步降低。 專家指出,這波銀行降息以公營行庫的房貸利率調幅最大,政府除了要求公股行庫的放款利率隨央行降低1碼,房貸餘額1千萬元以下的自用住宅貸款還會多降息1碼,民間銀行隨後也陸續跟進,已在市場形成普遍的超低利率環境,未來房貸可望進入1.3~1.5%的超低利率時代。 事實上,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台各都會區房貸利率早已是歷年新低,其中又以台北市的平均購屋貸款利率最低,約1.68%,大台北以外也僅有1.72~1.73%,而在此波降息過後,已經有壽險公司針對都會區的優質客戶,推出新房貸1.32%起的超低利率優惠貸款,每千萬房貸利息甚至不到2萬元。 以首購族購買總價千萬元的房子,貸款7成、房貸利率1.4%計算,1年的房貸利息約9.8萬元,以2%的租金投報回推,若是租屋,每月的租金可能接近1.5萬元、年租金約19萬元,每年付的租金不僅超過房貸利息,還可以多還9萬元的本金,降息過後的租屋成本,就明顯比購屋成本高出許多。 至於相對高總價的換屋市場,除了民眾對降息帶來的房貸壓力減輕會更有感,房市穩定也有利於刺激換屋與置產族群出籠,畢竟不論是賣舊換新、以小換大、從外圍區域「升級」到市中心,或是多買一間收租,相較於過去房貸利率動輒7、8%的時期,現階段可說是跟銀行借錢買房成本最低的時候。 專家指出,都會區房價逐漸站回近十年高點,利率卻是一再創新低,對手中以握有資產的族群相對有利,若民眾選擇在此時將市中心的老舊公寓住宅,轉換到生活機能充足,價格卻相對平實的區域,並選擇電梯大樓,不但能以相對輕鬆的條件汰舊換新,手頭上能多出一筆資金運用,或投入其他理財規劃。 不過,專家也提醒,換屋族雖然多數都是雙薪家庭,或是經濟條件相對較佳的族群,但對一般人而言,買屋畢竟總價較高,若原本的房子貸款尚未付清,則換屋除了要先籌足一筆自備款,換屋後還會面臨必須同時繳納2筆房貸的問題,即便房貸利率低,也應將資金調度列為首要考量,才能從容換屋。 至於在換屋區域與產品的選擇上,由於每個人換屋的原因不盡相同,因此很難一概而論,但專家指出,只要分配好資金調度,並依自身需求設定好坪數、價格等條件來篩選,就不難找到符合的地點。 以首次換屋族群為例,通常是因為家庭成員需要的空間增加,例如有了小孩,或是要接父母同住照顧,此時就需要增加房間數,且必須優先考量學區的選擇與設籍等安排;若是子女已經長大的二次換屋族群,則空間需求就剛好相反,坪數不用太大、房間數也不用太多,建議挑選成熟便利的生活圈。 若換屋置產考慮增值性與保值性,則除了挑選未來具有捷運、重大建設等話題性的區域,具有好口碑的優質社區或品牌建商推案,也相當值得留意,如果不想住得太過擁擠,不少新興重劃區的房價相對舊市區便宜,且保留一定面積的公園綠地,就相當符合重視居住環境、換屋是為了自用的族群需求。 對於重劃區的挑選,則除了注意建設是否確實到位,或是盡量挑選舊市區外圍的重劃區,不僅可享受到重劃區舒適的居住品質,同時也可享有舊市區便捷的機能,至於許多家庭因預算,只能換屋至蛋白區或重劃區,雖然生活機能尚未完備,但也正因如此,才有機會以相同預算找到空間夠大的新房。

市場動態

建設機能快速到位 青埔房市再升空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大園區交界的青埔高鐵特區,自從機場捷運通車之後,房市快速從谷底翻身,不僅一棟棟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商業設施也如雨後春筍般增加,重大建設看得到、摸得到,讓各地購屋族隨著高鐵、機場捷運而來,去年桃園各大重劃區的新成屋移轉量,光是青埔就佔了1737件,位居全市之首,區域買氣強強滾。 青埔特區堪稱新竹以北最大面積之重劃區,面積廣達490公頃,可開發住宅、商業設施空間廣大,機能與建設以A18站為中心,呈輻射狀展開,地方政府也傾注全力打造國際商務城,包含: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美術館及會展中心等均座落在此。 近年青埔房市之所以能從谷底翻身,關鍵就在於當地的建設利多不再只是「空口說白話」,尤其是今、明2年,為青埔地區重大建設完工年,加上區域房價修正至甜蜜點,使得買氣隨房市景氣攀溫,並帶動商業機能成形,國內外知名業者也紛紛搶進本區開出旗艦店,且規模一間比一間大,商圈規模逐漸擴大。 像是連鎖咖啡業者星巴克,近期就在此開出「青埔高鐵南門市」,若含高鐵站、華泰名品城內的星巴克,就有4家據點,此外,全聯福利中心也將在高鐵站附近開出占地千坪的旗艦店,全台最大的IKEA宜家宜居旗艦店外觀成型,目前也已落架。 至於今年夏天最大亮點,當屬「國泰置地廣場•桃園」,新光影城、橫濱八景島水族館、COZZI 和逸飯店等商業建設將接力開幕,預估可再帶進8500個就業機會,創造人口紅利、增加居住需求。 除此之外,青埔特區休閒綠地也相當充足,有青塘園、橫山書法藝術公園等大型綠地,一家人可以散步、野餐,至於學區,原有的青埔國小因入學學童激增,已分兩期擴建,另在A17領航站規劃興建青園國小,預估完工後可招生60班普通班、3班特教班、3班資源班以及10班非營利幼兒園,且規劃英語、本國語及程式語等3語教育,朝國際級學校邁進。 交通方面,青埔特區坐擁高鐵、機場捷運、國際機場以及國道等陸海空交通優勢,特定區內更有3個捷運站點,透過機捷4站可至桃園機場,搭乘高鐵2站、20分鐘就到台北車站,至高雄也只需1.5小時,不少機師、空姐就近購屋。 此外,雙北市自住買盤也看準青埔2字頭房價,總價親民、居住空間增加,人口年年正成長,且睽違數年、去年首度出現完銷建案,建商推案信心大增,頻頻掃地、補庫存。 而根據實價資料,去年桃園市土地交易總件數達7973筆,其中大園地區以959筆、成長62.8%,年增幅為全市之冠,其次為中壢區年成長46.7%。 包括獵地王興富發建設、潤隆建設,去年12月砸下77.25億元,用每坪131.8萬元買下高鐵站前5,820坪帶建照之商業區土地,未來將開發為總銷逾170億元的造鎮案,皇普建設(2528)也以6.7億、10.4億元買下商業區約1800餘坪土地,預估第3季將在青平段推新案,總銷規模達40億元,光是上述3家建設就在區內灌注上百億元資金。 除了購地熱絡,一案接一案完銷,也加快建商推案腳步,根據住展雜誌統計,青埔歷經2014年~2017年餘屋出清、房價修正,2018年起青埔地區買氣轉熱,新推案戶數超過2,000戶,去年更達3,500戶,回溫速度相當驚人。 今年也有多個指標案現身,包含:上市櫃建商宏普建設(2536) 今年將推出總銷30億元、基地達千坪的青埔案,日勝生則將公開總銷18億元桃園青埔成屋案,在地品牌建商「桃大機構」則首度揮軍本區,預估將有3個新案,區位坐落在機場捷運A18站、A19 站周邊,規劃中小坪數產品,開價上看3字頭。 根據房產業者指出,青埔特區平均房價2字頭,但通勤至台北車站不需半小時,以千萬元左右之預算,可買到3房含車位產品,加上建設、機能逐步到位,價量從谷底回升。 以近期推案單價而言,建案差異相當大,大致上以捷運、高鐵為核心高房價區,向外遞減,每坪約32~40萬元不等,產品以2~3房為主力,部分品牌建商因長年耕耘、優質建築口碑,雖然距捷運較遠,新案房價仍然有撐。

市場動態

新竹房價高漲 買盤外溢外圍1字頭房價區

近年新竹蛋黃區房價高漲,首購買盤也開始外溢至外圍的低價區,北側的湖口、新豐,東側的竹東、新埔,以及南側的頭份、竹南等地,因交通便利、房價較低等條件,承接了不少竹科首購買盤。其中,台積電竹南建廠,與中山高五楊高架延伸至頭份二大利多,大幅增添北苗房市動能,過去較不受矚目的大新竹外圍區域,正從過去的房市配角,漸漸躍升為主角。 根據信義房價指數顯示,新竹地區今年第一季平均房價每坪21.78萬元,年漲5.46%,若與全台房市波段低點的2016年相較,當時新竹房價不到每坪19萬元,四年來漲幅將近15%,相對於北台灣的雙北及桃園三都房價在急跌止穩之後的緩漲格局,新竹房價則是穩定上攻,未見回頭! 房地產業者分析,新竹房市絕大多數客源倚賴高所得的竹科從業人員,近年製造業景氣暢旺,科技業獲利佳,帶動竹科園區產值連續十年突破1兆元,台股指數也長年居萬點之上,新竹房市買氣向來與全台各都會區較為脫勾,新竹房價幾乎不受景氣波動,續攀新高。新竹市的關埔重劃區、馬偕商圈、八大學區;竹北市的縣治二期、三期、高鐵特區、台科大重劃區,地段、規劃優質的新推建案,房價站上3字頭,甚至不少具特色高端住宅,單價挑戰每坪40萬元。 新竹房蛋黃區市「雙引擎」新竹市、竹北市房價雙雙高漲,不過,原本竹科客通勤車程20分鐘車程,若增加10分鐘,便可擴及1字頭房價區,約僅蛋黃區六至七成的房價,包括向北擴及至目前新推案房價行情每坪18~20萬元的新豐、湖口、新埔,向東擴及至房價每坪19~21萬元的竹東、芎林、寶山,以及南延伸至房價每坪約15~21萬元的頭份、竹南,對於資金有限的年輕首購族來說,極具吸引力。 從人口變化來觀察,新竹市和竹北市二區,每年人口都穩定增加3,000~7,000人,新竹市人已近45萬人,竹北市人口亦逼近20萬元,不過外圍的鄉鎮如新豐、湖口、竹東人口亦緩步增加,屬於苗栗北側的頭份、竹南,每年人口亦增加數百人至千餘人,相對於整體苗栗縣多數鄉鎮人口老化、外移嚴重,頭份及竹南,更是吸引持續擴張的大新竹地區人流移入。 「台積電竹南建廠」與「五楊高架延伸至頭份」二大利多題材,將大幅提高頭份、竹南房市能見度。台積電在2012年以32億元買下竹南科學園區14.3公頃土地,去年底已通過環評,台積電將投資3,000億元興建先進封測廠,預計今年上半年啟動建廠工程,未來可望帶動2,500個就業機會,除台積電外,力晶苗栗12 吋晶圓廠,預計明年動工,宏楷科技、尹鑽科技、力盛紙業等廠商也落腳苗栗,未來可望形成新的產業聚落。 此外,國道一號五楊高架道路延伸至苗栗頭份案,可行性評估去年底報行政院,總經費750億元、全長40公里,未來完工後,將會疏解大新竹地區塞車問題,提升交通效能,預估台北到新竹只要45分鐘。 房地產業者表示,頭份、竹南房市主要包括三大熱門區域,過去因炒作風氣盛、如今回歸基本面的大埔重劃區,因台積電建廠帶動竹南園區發展前景可期,景氣正從谷底向上,大樓房價約每坪14~16萬元;以尚順育樂中心等商場為核心的大潤發商圈,在寶佳機構的造鎮分期推案下,大樓房價約在每坪15萬元左右;此外頭份運動公園、聯合市政中心一帶,住宅則提供較多元的產品線,高端換屋、平價首購產品都有,房價約在每坪18~22萬元。 從台灣城市長期發展的軌跡來看,都會區的擴張,會為外圍具有交通、建設及產業題材的區段帶來新的動能,引入人流與資金流。房地產業者表示,新竹地區房價所得比約八倍,購屋壓力相較於北台灣其他都會區仍屬低,不過新竹經過多年房價上漲,要在新竹市區或竹北購屋,標準三房加平面車位房價預算多半需千萬以上,相較下,擁有相對低基期、優質居住環境或高發展潛力的區段,正吸引蛋黃區的換屋族、竹科首購族轉進,這些過去不太受市場矚目的區域房市,也隨著城市發展與建設投入,漸漸在大新竹房市中,擁有自己的新角色

市場動態

台南房市獨走 3大重點重劃區掀建商卡位戰

近年台灣房市北溫南熱明顯,南二都因房價基期低,交易更是熱絡。其中,台南因有眾多重大建設加持,不僅持續吸引外地買盤進駐,也進一步掀起建商的購地卡位熱潮,外地建商積極搶進的台南3大重點重劃區,近2年更是陸續傳出土地高價標脫的消息,推升新案均價正式站穩2字頭。 根據統計,2019年是台南房市大幅成長的一年,交易價量表現在6都「一枝獨秀」,不僅買賣移轉棟數連續3年正成長,2.3萬棟的交易量為近5年新高,新案均價更在第4季正式突破2字頭,來到每坪21.7萬元,相較於2015年每坪不到16萬元的價位,5年漲幅高達近4成,也同樣創下新高紀錄。 房產專家分析,台南房市過去因以區域型買盤為主,缺乏外來投資客,也常常被忽略,但在這波台商回流投資潮帶動下,台南因有包括南科大廠進駐、鐵路地下化、沙崙綠能科學城等多元建設題材,房市開始吸引市場目光,不僅外來客與投資買盤增多,外地建商也看準台南房市潛力積極購地推案。 專家指出,依目前的發展態勢觀察,台南房市仍處於上升階段,即便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買盤短暫觀望,但在建設利多與穩定剛需買盤支撐下,未來性仍相當看好,區域發展上則會隨著市區地價上漲,以及外地建商進駐而向外圍擴張,緊鄰市區的新興重劃區將會是下一波房市重點。 以外地建商最看好的3大重點重劃區:北區鄭仔寮、東區平實營區、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為例,近2年都陸續有土地高價標脫消息傳出。其中,平實營區因位處台南市區精華地段,去年更有建商以每坪近百萬元得標,加上鄰近的南紡購物中心二期及轉運站進度不斷推動,話題性十足。 安南區的九份子重劃區也同樣備受關注,除了來自高雄的大型建商持續購地深耕,就連中鋼集團的子公司中鴻也在當地擁有上萬坪土地。專家分析,九份子重劃區之所以能成為外地建商的兵家之地,除了是台南最後的1字頭房價區域,還是政府認證的國家級低碳家園社區,帶動區內地價與房價持續走揚。 專家指出,九份子重劃區雖然並非台南正市區,但過了鹽水溪即是台南熱鬧的中西區、北區,隨著近年台南房市快速升溫,市區房價不斷飆高,九份子以其鄰近市區的地理位置、低碳家園的親水重劃區定位,以及1字頭的相對低廉房價優勢,將有機會快速發展成形,吸納更多外移人口。 不過,相較於上述2大重劃區,發展超過10年的鄭仔寮重劃區,因生活機能完整、發展到位,加上已被成功形塑成為台南市知名的高級住宅區,即便台南近年開出的新興重劃區眾多,仍最被房產專家與業者所看好,而從近期的建商購地動作與個案銷售表現來看,也確實是如此。 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雖然壟罩在疫情陰霾之下,但各路建商仍持續在台南市區大手筆購地,幾家高雄大型建設集團總共就砸下逾40億元,購入面積超過萬坪的土地,其中又以巴巴事業動作最積極,光是旗下江城建設3月初購入的北區花園夜市旁土地,總金額就高達19.03億元。 據了解,巴巴事業此次購入的土地面積高達3805坪,為位於和緯路二段、育德二路口的住四土地,單坪價格約50萬元,巴巴事業董事長黃烱輝也透過媒體證實,最快將於今年底、明年初,分二期進場推出總銷逾70億元、約千戶的首換宅,業界估算該案售價將挑戰北區3字頭新高紀錄。 黃炯輝指出,會持續購入台南市區精華土地,除了看好台南房市的發展,也受到巴巴事業在鄭仔寮重劃區推出的大樓案「文元及第」熱銷所激勵,顯示台南房市剛性需求買盤強勁,即便近年台南房價成長不少,但高質感的產品、成熟的商圈或地段,同樣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業者分析,鄭仔寮是台南市中心稀有的重劃區,擁有文元國小等明星學區,附近還有好市多、花園夜市等,生活機能完整,加上對外交通便利,開車20分鐘就能抵達台南科學園區,成為不少講究居住品質的園區客購屋首選,房價也由每坪16萬元一路上漲至20萬元以上,堪稱台南市發展最成功的重劃區典範。

市場動態

買房要趁早 中生代購屋務實為上策

受到高房價的影響,過去傳統定義的首購族如今已延至35~40歲,首次換屋的年紀也隨之推遲到40歲之後,換言之,有相當比例的民眾,往往已屆中年才面臨第一次買房,或第一次換屋的人生重大抉擇。相較於新世代年輕族群,這批具備一定經濟基礎與社會歷練的「買房新手」,購屋時又該注意甚麼? 首購族向來是申請房屋貸款的主力,根據聯徵中心的房貸統計資料,2019年第1季申請房屋貸款的主要年齡層落在35~40歲,占整體比例近2成,但若回溯至2015年之前,市場上的買房主力仍是30~35歲,顯示近年申請房屋貸款的年齡層有逐漸偏高的趨勢,且2015年是明顯的分水嶺。 對此,房市專家分析,2014年是這波房市10年多頭的轉折點,也是房價的高點,從聯徵中心的這份資料來看,首購族的年齡層延後,與高房價脫不了關係,不少原本計劃在35歲前購屋的民眾,因為買不起房而延遲至35~40歲才實現第一次購屋,也讓所謂的首購族不再與「年輕人」畫上等號。 此外,現代人因為觀念改變,比較晚才有結婚成家等購屋動機與需求,對於買房較無急迫性,加上房價高,打算先租屋觀望,等到真的有需要再買。因此,即使這類年過35歲的中生代族群,普遍都已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與實力,卻寧願先將資金用來做其他投資,或者出國玩樂,也是首購年齡提高的原因之一。 不過,專家表示,隨著近年租金不斷飆高,當租金水準已逼近房貸支出時,這些人遲早也是得面臨購屋抉擇。既然早買晚買都要買,不如趁著還年輕,利用這波房價修正積極尋覓適合標的,也順便累積一些看屋與購屋經驗,還可避免日後需要換屋時的交易風險,或隨著房市起伏追高殺低,蒙受更大的損失。 專家也指出,由於房貸放款動輒20年起跳,一般銀行在核定貸款的時候,除了會將收入多寡與穩定收入來源作為評定標準,年齡也是重要考量,因此若有自住需求,與其一再觀望,不如利用金融機構為了搶攻首購房貸戶釋出的優惠,再搭配政府優惠房貸替房貸減壓,趁早買下能安身立命的地方。 例如最近金融機構推出的首購族專案,不僅利率紛紛調降至歷史新低,最長還款期限甚至可達40年,對於剛結婚或是小孩剛出生,正值用錢之際的中生代購屋族而言,隨著房貸月繳金額負擔減輕,就有餘裕可以進行旅遊基金、子女教育基金等儲蓄規劃,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在購屋區段的選擇上,房產專家則建議,不論是首購或首次換屋,都應以自身需求為首要考量,由於中生代族群日後還會經歷生小孩、小孩長大,以及退休等不同人生階段,房子的未來轉手性相當重要,因此,身處這個階段的購屋族,應盡量選擇成熟商圈,以及未來好轉手的產品。 專家指出,選擇區段要把握「不盲從」的原則,挑選自己熟悉的生活區域,並設定好未來5~10年需要的生活機能。切記千萬別找自己陌生的區域,一來熟悉生活圈需要時間,若選擇的是重劃區,也應盡量挑選發展已初具雛形的開發中重劃區,避免入住後還需要好幾年才有完整的生活機能。 若是新婚族計劃有小孩,買房就應以學區或公園宅為主,方便日後接送小孩上下學,或是讓小孩能就近到附近公園「放電」,不必強求一定要有捷運。格局的挑選也不一定非得房間數多才是好,能買到標準3房自然好,若3房總價高,非能力所及,先買2房等小孩長大一點再換3房,也是折衷務實的好方法。 最後,專家也建議,相較於年輕人,中生代購屋族群的社會歷練往往更豐富,也懂得更多的社交技巧,不妨可以多跟房仲與建商交朋友、打關係,沒事就多去看房子,甚至是多看新聞,時時留意政府何時釋出優惠房貸,或是怎樣的房子可以貸到優惠條件等,都是值得花時間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