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自去(2023)年 6 月 1 日開辦以來,核定近 49 萬件,在農曆年前戶頭已有註記「行政院發」的 3 萬元入帳,核撥金額超過 145 億元;今年國土署將積極推動都更發展計畫,未來 4 年將推動 5 大策略重點。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危老,加上民間對於都更接受度逐漸提高,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全國拆除件數為1345件,高達4559宅,面積則有22.8萬坪,足足是8.2個小巨蛋,其中以北市宅數與面積為最多,新北宅數與面積成長率最大,高雄則在件數成長頗為耀眼,不過專家即指出,近年建商在造價與時間壓力下,不再執著要整合完整基地,多數選擇直接排除異議戶,以達到快速興建交屋的目標。
產業與建設相輔相成,在中央與政府的規劃下,緊鄰台南高鐵站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已順利步上軌道,從國科會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B棟動工、三井OUTLET PARK二期動土到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三期工程招商,顯示產業正在往上成長。
淡水地區近年來人口急速成長,已逼近 20 萬人大關,新北市府積極改善淡水交通問題,包括淡北道路開工、推動竹圍市場興建、沙崙拖吊場的遷移及後續停車場規劃等大小建設,希望完善淡水居民需求,讓淡水更宜居。
政府大力推動民間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累計金額突破2兆元,在龐大台商回流設立生產據點與企業總部的驅動下,商、廠辦交易快速升溫,而桃園地區工業用地更為當中翹楚。受惠交通鄰近雙北、價位相對合宜、且腹地龐大等優勢,近5年每年交易規模均超過500億元,其中又以「蘆竹」獨占鰲頭。2022年起即超越龜山、中壢,躍居全桃園工業地產交易王,全年成交金額高達94億元,反映企業自用與置產需求旺盛蓬勃。
竹科效應帶動全台科技熱,「嘉義科學園區」成國家半導體、無人機產業重鎮,日前華泰名品城Outlet亦宣布落腳嘉義,吸引品牌建商清景麟集團、白天鵝建設機構及泰嘉開發三強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