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新古典

新聞搜尋 - 新古典

市場動態

板橋唯二雙捷交會站 換屋族湧進新埔找新屋

環狀線通車帶動沿線各站周邊買氣,與捷運主線的雙捷交會站更是如此。例如板南線的板橋站與新埔站,周邊建案自捷運開通後就湧進不少來人,加上有板橋區門牌效應的加持,不僅台北市換屋族接受度高,也吸引不少來自新北市二環區域的客層,因為看好地段價值與交通便利性而前往購屋置產。 板橋區為新北市的政經中心、首善之區,不僅生活機能最發達,也是新北市的重要交通樞紐,除了現有的3鐵共構板橋站,隨著環狀線通車,與板橋站1站之隔的新埔站也躋身雙線交會站之列,加上原有的台64線與新北環快等快速道路系統,都讓新埔站的交通便利性更上層樓。 佳榮泰廣告代銷副總經理康志光指出,新埔站位處板橋文化路與民生路兩大主幹道,原本就是板橋與鄰近區域的道路交通連結點,也是捷運主線板南線沿線的大站,擁有1站到板橋、2站抵達台北市的交通便利性,環狀線通車更加速與新北周邊區域的串聯,也穩固了新埔的房價。 康志光指出,在完整生活機能與優勢交通條件的加持下,新埔站周邊本身的地段就極具保值性及增值性的可能。根據實價登錄的交易資訊,新埔站周邊即便是屋齡近20年的中古社區,也都有每坪53~54萬元的行情,而捷運站周邊500公尺內因已無素地可開發,新案更顯稀有,即便價位落在6字頭也相當搶手。 以霖園開發建設推出的新成屋案「香榭京宴」為例,為建商與原地主合建的新北市第二個都更建案,基地位在民生路三段上,不僅坐擁雙捷交匯,還有江翠國中小明星學區在後,採區域內少有的22、40、50坪輕豪宅定位,鎖定首購與換屋族,每坪開價60~64萬元,一推出即受到相當多在地區域客層的關注。 而隨著捷運環狀線通車,「香榭京宴」因距離環狀線新埔民生站僅350公尺,也湧進不少來自台北市,以及新店、中和等地沿著捷運找房的自住客,至今都能維持每周30組的穩定來客量。康志光表示,這些客層主要就是看好新埔的地段價值,其中不乏打算從新北二線區域「跳級」到板橋一級門牌的換屋與置產族群。 建商表示,全案基地面積約308坪,規劃1棟建築大樓,地上20層、地下5層,全區含1樓2戶店面共68戶,採單層4戶雙電梯規劃。建築採用全棟正面花崗石材,以及SRC與KYB雙制震系統,打造具有新古典風格外觀,高質感與高度安全兼備的居住環境,住家產品主力為2房22坪、3房40~43坪2種房型,高樓層為50坪雙併戶,40坪以上住家戶戶邊間,通風採光條件良好。全案可貸8成,預計8月完工交屋。

市場動態

竹科新富街廓 現正熱銷中

新竹市最大「新竹市介壽段都更案」,歷經六年悉心整合,在2020年開春挾萬坪開發規模與靜心湖區…等優越環境條件而來,其中又以甫一進場兩個月即傳出銷售捷報的「寶睿博第」最為亮眼,目前3房即將完銷、2房正熱烈銷售中! 世界級半導體重鎮、台灣首屈一指科技矽谷──新竹科學園區,台積電、友達、聯電、力晶…等業界龍頭大廠核心重鎮,園區年產值超過一兆元,大量科技人才進駐,使住宅剛性需求日只增不減;加上區域內匯聚新竹實驗中小學、清大、交大…等頂尖學府,更吸引科技新貴家庭在此擇居安家。 「每天多睡半小時」是處於高壓緊張環境裡的竹科人對生活最美好的想像! 曾於新竹北門老街推案創下空前銷售佳績、擁有超高口碑的「太睿建設開發機構」,今於「新竹市介壽段都更案」中首發推出「寶睿博第」案:竹科正門首席地王, 1分鐘直進新竹科學園區,繁華縮時人生提速,上下班不再爭分奪秒,且近鄰光復路老爺酒店、金山街、關新路和COSTCO…等商圈,排隊美食、民生採買盡在掌握,散步即能抵達竹科實驗中小學,桂冠校籍近境直升,還有靜心湖、金山面公園、新科運動中心提供實時休閒好去處。 「寶睿博第」以正介壽路首排地王之姿,規劃20層與22層雙塔新古典建築,2~3房格局最適菁英移居選擇,精緻且多元的公設風格移植國際渡假飯店規格規劃百米臨路退縮樹廊、挑高美學門廳、書香閱讀館、光合健身館、時尚廚藝教室、童趣遊戲館及星光影音館…等,徹底展現時尚與機能並進的現代空間設計理念,打造竹科人心目中的城市忘憂綠洲。 並從大器規劃、舒適長效、細膩質感、人性收納四大面向進行整體思考,除了戶戶皆享有超優坪效動線、大器採光納景外,更嚴選櫻花廚具和SVAGO電陶爐、瑞士百年精品衛浴Laufen全自動電腦馬桶、Waferlock電子門鎖、Bosch智慧門禁系統、德國BWT社區淨水系統、德國Krotex精工木地板…等知名品牌建材,在外賦予建築藝術生命,內聚工藝貼心內涵,以近乎苛求的職人務實精神,點亮大新竹精品建築里程碑。 「太睿建設開發機構」2020年度鉅獻「寶睿博第」,1分鐘進新竹科學園區、正介壽路首排視野,靜心湖畔新富街廓‧新古典雙塔地標,2~3房時尚飯店宅,3房即將完銷、2房正熱烈銷售中,最優地王起漲在即,即刻入主嶄新未來! 接待會館:新竹市介壽路(世界高中旁) 禮賓專線:03-578-6666

建築美學

建築美學/豪宅建築師翻篇歸零 戴育澤多元設計創造建築新美學

早期有台中「七期王子」之稱的戴育澤建築師,憑藉著在台中七期的多個豪宅作品而聲名大噪,在不少業主心中,戴育澤至今仍是最能將新古典美學發揮到極致的建築師。然而,近年戴育澤的建築作品依舊每每驚艷世人,但卻遍尋不著新古典風格的蹤跡,戴育澤甚至親口說出:「如果可能,再也不碰新古典!」 究竟是甚麼原因,讓這位台中新古典建築美學的代表人物,說出如此斬釘截鐵的話?未來是否還會有新古典作品問世?面對記者的連番追問,戴育澤只簡單吐出二字:「緣分」,但掛在他臉上那抹仍帶有念想的笑容中,似乎透露出「新古典建築大師V.S新古典建築美學」之間,或許還有其他的「可能」。 台中七期聯聚和平(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不過,頂著豪宅建築師的光環,戴育澤卻從未替自己的設計作品設限,即便許多人是透過台中七期一棟又一棟的新古典風格豪宅而認識他,但戴育澤本人則是一再強調,自己不喜歡被定義,也不喜歡讓自己的風格定型,「多元化創作」才是他的理念與追求,除了頂級別墅與豪宅大樓,從頂級飯店、商辦總部、學院校園,甚至是佛寺僧苑、納骨塔,都在戴育澤廣泛涉獵中,近年更跨足社會住宅領域。 戴育澤的多元創新,也表現在他的建築風格上。從最早期新古典主義的「聯聚和平」、現代主義的「葳格小學」、後現代主義的「日月千禧飯店」與「林口晴空樹」,到近年來數位形式建築的「敬業雲起」、「林口年豐七也別墅」,及參數設計的「大毅老爺行旅」,不斷在傳統都市景觀中注入創新元素。 林口晴空樹(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在衝擊中激發創新 從批判中正向成長 「創新設計往往需要在衝擊的氛圍中被激發」,因此,戴育澤與事務所團隊每天都會進行晨會,會議中大家可分享工作經驗,像是遇到的問題,其解決及避免的方案,雖然很多時候,團隊成員會依據各自的專業立場有所堅持,僵持不下,即使身為事務所「一家之長」的他,也樂於接受下屬的批評及建議。 戴育澤認為,在面對難解的案子時,團隊成員解決難題的動機是一致的,絕不會因為意見不成熟或害怕被質疑而選擇沉默。團隊中的正向爭論,是一家事務所成長的動力,重要的是如何在過程中透過互動與溝通,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從中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思維。 大毅老爺行旅(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以台中首棟使用參數化設計的建築「大毅老爺行旅」為例,因應基地位於馬路過彎處的弧線上,迎面為文化地標美術館,呼應地域上自然曲線的河川與人文氣息的街道交接,建築外觀取自台中新舊城市交疊的都市紋理意象,破除傳統騎樓柱列,改以框架形式的設計呈現。 而團隊成員在設計時,即從地域、文化、人文意象、美學、商業需求等方面,進行整體考量,並透過參數設計了幾何形狀的大面積玻璃觀景窗戶,讓旅人在下榻旅館時,不但可飽覽城市特色美景,更可從中發覺旅行不只是旅程,而是一趟城市探索的新體驗。 大毅老爺行旅內部空間(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戴育澤回憶道,「若是沒試過,又怎麼知道業主不接受新概念、新美學呢?」為了讓業主看到最好的設計概念,他們以一絲不苟的態度去做簡報及模型,結果一次提案就成功,不但業主出乎意料地接受了大膽顛覆傳統的創新設計概念,「大毅老爺行旅」也分別在2018年榮獲大台中市建築師公會特色設計獎,2019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 以建築設計為再詮釋 由社會住宅回歸本質 超過30年的建築師生涯中,戴育澤在與業主合作中覺察到,建築設計不只是單向表達建築師的創作體現,同時也表達了一家公司的願景和理念。設計「敬業雲起」時,戴育澤選擇用「雲、畦、山、林」的概念融入建築設計中,並突破傳統建築基座的形式,將一樓的公設利用建築折線,表現出「山」的意象,隱喻業主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的名字。頂樓則設計三朵雲形的空中環景步道,往外眺望可見遠處美景,象徵公司的未來及願景。 敬業雲起(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近年來,戴育澤也積極跨足社會住宅的設計,目前承接的社會住宅案子共有四個,是台中承作總件數最多的事務所,要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規劃出房地產市場中無法做到的設計,是他所要面對的挑戰。 戴育澤說,自己常在思考,難道一般收入或較低收入的住戶,就應該放棄對建築美感的追求嗎?對他而言,美是不做作的,建築之美必須回歸到「空間的本質」,展現最純粹空間的內在本質。如同他的生活觀念,從簡單出發,不拘泥於形式,從而體會恬安淡然又值得再三反芻的韻味。 普同精舍(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進入社會住宅的領域,實現了他想要回饋大眾的理念。戴育澤表示,建築師這一職業可概括為文化工作者、服務業者,但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工作者;在設計社會住宅時,他以服務社會的態度參與,希冀對社會有所貢獻。 房市紅塵喧囂 堅持自我修行 多年來潛心向佛的戴育澤分享道:「如果沒到紅塵走一回,怎麼知道個人修行好不好?」對於「豪宅大師」的讚譽,須有翻篇歸零的姿態,也是他堅持建築設計必須多元性的原因。「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他一路走來的憑藉,在建築師生涯中遇到的難題與困境,也是他不斷精進自己的精神「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