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今(10)天舉辦「綠色地產趨勢論壇」,吸引了台灣各界地產與科技業界參加,論壇重點聚焦於如何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能源使用效益,並分享多項成功案例,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和大型購物中心的能源管理方面,仲量聯行展現其領先的技術優勢。
因應綠色通膨、碳費開徵在即,國產建材(2504)推出全系列低碳高端混凝土,並引進全台第一輛電動混凝土車,董事長徐蘭英今(26)日表示,淨零碳排一直是國產努力目標,像是引進電動混凝土車,目前國產就有2台,續航力超過200公里,不僅減碳,更能節省成本約1200萬。
台灣即將在明年進入碳費徵收時代,特別是房市方面,有部分建商聲稱,由於碳費將增加營建成本,因此房價可能上漲 5% 甚至更多。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近日公開回應,強調如果發現建商以此為理由哄抬價格,將會嚴查並公布違規業者。
從明(2025)年起,台灣將正式開徵碳費,近年台灣積極推動企業減少碳排放,助力國家達成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但內政部近日接獲多起投訴,有部份不動產業者趁機炒作房價,聲稱碳費的徵收將導致營建成本上升 5% 至 10%,因此不得不提高售價,內政部對此嚴正聲明,碳費目前尚未徵收,且實際影響遠低於業者所聲稱的數字,呼籲業者勿以此為藉口哄抬價格,否則將面臨重罰。
捷運第一期藍線是台南市捷運優先路網進度最快的路線,綜合規劃已獲交通部委員會審查通過,市府將積極爭取行政院核定,為超前佈署,已同步啟動基本設計作業。
顏炳立 3 日記者會中直指,「現在說房價不會下來的都是仲介、公會理事長,說市場好,是因為建材漲、缺工、碳稅」,量縮價漲,炒作意味比較高;內政部回應,房價成本包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原物料成本等,徵收碳費對建築成本影響不大,呼籲業者,不要以碳費徵收為由哄抬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