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央行祭出的打炒房政策,將目標鎖定囤房炒地的建商與投資客,但也限縮中小型建商的生存空間,尤其土融限制造成購地難度推升,除了迫使小型建商往外圍低價區發展,也有業者將部分資金轉向新開發的產業園區土地。
在台灣不動產市場裡,金控向來扮演終極買家,仗著利息成本最低、資金量龐大、可持有期間夠長,只要金控出手,方向所指之處,幾乎都沒有對手可以抗衡。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 11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結束連 2 月上揚,更有近 55% 不動產業者對未來半年看法轉悲觀,台經院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穩定成長,房價仍有機會溫和上漲,政府部會現在是抑制炒房不是打房,建立中長期健全房市的機制,反而有望使房市多頭市場走得更長遠。
今年房市價量都持續上揚,也引起政府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對此,房仲業者分析,政府這波政策是「打炒房」不「打房」,顯示政府以打擊投機炒作為主要目標,在適當時機出手,且針對性極強,快、狠、準,改變未來房價走勢,預期2021年房價呈「平盤整理至緩漲」格局,全年交易量將較今年同期持平或小增3%。
新冠疫情改變企業辦公模式,根據外商商仲針對2021辦公室趨勢調查報告顯示,有將近5成的亞太區受訪者認為亞太區市場未來半年的商業環境將轉好,台灣辦公室使用率仍能維持7成6的高水平,但在第二波疫情潛在危機下,報告指出,未來多數台灣受訪企業預計在未來推出「混合型工作模式」,且將成為長期趨勢。
史上房貸利息最低,搭配無極限量化寬鬆的資金潮,房地產買氣由溫轉熱,甚至置產保值群族也紛紛出手,房地產買氣也從自住需求逐漸擴散到保值概念,尤其是豪宅買氣,近幾年不但「順順賣」,「單價200萬豪宅俱樂部」的成員「西華富邦」、「和平大苑」待售戶數也僅餘1成出頭,正式邁入銷售尾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