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林口社宅的爭議持續延燒,特別是社群媒體上的指控,聲稱林口社宅計劃將 1000 戶社會住宅轉為酒店並收取高額租金,引發廣泛關注,甚至質疑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的運作方式。對此,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出面澄清,強調這些指控完全不實。
台南都發局近日在市政會議上亦指出,目前已經推行7處營眷改土地,以及正在進行前期規劃的則有4處土地;預計目前公辦都更可取得公益設施包括1264戶社宅、6處托嬰中心、2處日照中心、2處幼兒園、1處社福中心、1處勞工服務據點等。
隨著房價居高不下,國家住都中心加速全國社會住宅的興建進度,成為民眾安居的希望。2024年7月,該中心一口氣啟動了六個新的社會住宅建案,共計興建1,817戶住宅單位。這波擴展涵蓋桃園、台中、彰化和高雄等地,並在7月底的開工典禮中獲得廣泛關注。
清景麟集團與三地集團於亞灣推出「AI慕光城」,今(31)日在前鎮區凱旋四路建案基地舉行動土暨公益捐贈儀式,首期預估總銷200億元;除了高雄兩大建設集團聯手外,此案更為高雄眾所矚目之大案,邀請來新加坡建築巨擘SCDA國際建築團隊親自設計操刀,更可看出該案規劃的企圖心。.
迎接2050淨零排放,冠軍建材董事長林榮德今(16)日指出,過去算是耗能產業,因此對於怎麼節能下很大苦心,希望讓消費者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質,不過坦言獲利真的不是很好,股本是一股賺八角,但他認為,台灣房地產在這兩三年都會好,短時間不會變壞,對於綠建材的市佔、市場的接受度,是樂觀看待。
內政部頒布的社會住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決議以「身分」作為社宅租金標準,但多家社福團體認為,沒有考量到民眾收入和經濟負擔,今(20)日台北市府建議採目前臺北市現行的「所得分級」收費方式,避免影響社宅承租戶權益並可妥適照顧邊緣弱勢族群及低薪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