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老屋問題嚴重,1981~1986年間興建的房子,更存有海砂屋風險,位在中山區大直街94巷的「大直新城」海砂屋,在延宕22年後,終於在新春開工之際,正式動工,對外公開即將誕生內湖區首座22層鋼骨雙制震指標新案「躍大直」,預計2025年完工。
老屋總價較低?台北人一半以上買老屋,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台去年Q3購買屋齡30年以上的佔比為34.1%,較前年同期31%增加3.1個百分點,其中又以購買台北市老屋的比例最高,一半以上的民眾買的都是老屋,還比2020年同期增加5.6個百分點。
台北市大安區愛國東路3號的「原台北刑務所官舍」,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歷時近兩年的修復工程,日前已完工蛻變為「MAD by Le Kief」藝文空間,今(5)日由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出席揭牌,宣告正式對外開放,重現日治建築歷史風華,吸引路過民眾目光,為北市街區再添文化新亮點!
大稻埕區內,每一條街都有著不同的歷史記憶,古色古香的建築,是至少超過40年以上的老屋,現今,大稻埕商圈危老改建正夯,帶動區域內透天厝土地價格上揚。根據最新實價資料顯示,塔城街一處老舊布匹老店,土地約40.23坪,今年以1.46億元成交,換算每坪成交單價則達362.9萬元,土地價格應已反映危老的容積獎勵。
巷弄文化是常民生活的重要資產,為推動城市設計、產業跨域整合,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規劃「2021台南設計獎系列活動」自即日起開跑,透過辦理老屋串連、街區互動、設計論壇、創意行銷等多元內容,經由設計及整合,在城市中找尋新舊建築,以空間作為媒介,保有原初的特色及生活價值,讓民眾提前想像邁向下個百年的美好台南生活。
老房子文化運動賦予歷史建築新生命!臺北市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民間單位,規劃修復歷史建築「舊廈門街派出所」,歷時2年修復,今(13)日正式以「廈川玖肆」為名對外開放,未來將作為多功能藝文空間,引入民間創意活化文化資產,成為城南街區文化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