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蛋白區

新聞搜尋 - 蛋白區

市場動態

淡水、八里房價2字頭 大台北購屋這裡最親民

大台北地區政經地位優越,加上工作機會集中,房價看跌不跌,小資族想要購入人生第一間房看似遙遙無期,專家指出,只要沿著交通動線向外搜尋,仍有少數具增值前景的生活圈有2字頭行情,像是淡水地區的淡海新市鎮,以及因淡江大橋、八里輕軌陸續到位而直接受惠的八里,中低樓層建案三房千萬有找。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許多大台北的蛋白區能見度提高,尤其具有交通議題的區域,未來有建設可期待,許多購屋人以長期佈局思考,轉進新開發區,讓人口移動產生有別於以往的變化,也帶動區域有不一樣的新發展。 而淡水地區為大台北少數仍找到2字頭房價的生活圈,也因為地理位置、交通建設,成為近3年新北市人口成長亞軍,成長率高達7.8%,僅次於林口區,而隨著利多建設、議題不斷,持續吸引購屋族目光,去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更達7004棟,奪下新北第一,其中又以淡海新市鎮為購屋主力。 房產專家指出,淡水在捷運綠山線通車後,宛如打通淡海新市鎮任督二脈,過去淡海只能仰賴公車、開車聯外,但有了輕軌之後,民眾免去塞車之苦,假日多了不少外區的看屋客,人潮更帶動商家進駐意願。 近期淡海新市鎮亦有美麗新廣場開幕,囊括影城、餐飲、遊樂場等休閒服務,此外,結合休閒、藝文、生活、餐飲的綠建築新地標「滬尾藝文休閒園區」,也在去年第3季開幕,鼓舞當地房市。 除了已啟用的利多建設,過去談論多年的「淡北道路」、「淡江大橋」以及「八里輕軌」也都有了雛型。 其中,「淡北道路」目前已通過初審;橫跨淡水河左岸右岸的「淡江大橋」則正在進行主橋段工程,至於「八里輕軌」可行性研究日前也獲交通部審查通過,此外,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一階段已開始試車,第二階段則將朝淡水河岸雙軌替代方案納入設計考量,近期將簽報市府核定,最快2021年動工。 淡海新市鎮現階段生活機能集中於家樂福,淡水市民聯合服務中心、運動中心,亦有燦坤、寶雅及全聯可供採買,學區為雙語實驗小學新市國小。該校已經連續6年額滿,為因應學齡兒童急遽增加,新北市政府已預計於頂崁三路、新市二路二段路口新建淡海國小,以紓解就學問題。 屋齡新、房價親民,是加持淡海新市鎮交易火熱的關鍵,區內成屋屋齡不超過12年、也有首購、換屋及景觀產品任君挑選,單價多落在2字頭,2房總價約800萬、3房在1000萬元以內。 位淡水對岸的八里地區,區域建設話題也不少,除了既有的台64線、台61快速道路,可快速通往蘆洲、三重、林口,也可連接板橋、新莊、中永和地區一帶。八里區行政中心大樓甫完工,未來還有八里輕軌、淡江大橋交通利多,預估淡江大橋完工後,八里、淡水車程可節省近半小時。 而區內的台北港,為北台灣唯二的國際商港,興盛的經貿活動也推動當地發展,此外,還有娛樂專區土地待開發,未來前景看俏。 臨淡水河左岸,八里享有獨天得厚的河岸景觀,不僅有親子可自在漫步、騎單車的左岸自行車道,更有南山公園、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十三行博物館,以及大小朋友都瘋迷的米飛兔公園。 甫啟用的八里渡船頭公園,更是新北市唯一以「彈塗魚」為主題的兒童公園,佔地約800坪,區內有充份的公園可以提供假日休憩,綠地、河景、交通及建設通通一把抓。 受到交通建設議題帶動,不少開發商搶進八里推案,目前線上建案約10多個,超過半數位於市中心,看中生活機能及交通便利性,市區發展成熟,便利商店、餐飲美食、銀行林立,學區則有八里國中、大崁國小,另附設幼兒園,還有下庄市場可供生鮮採買。 交通方面,經由關渡大橋5~10分鐘可到捷運關渡站,透過多線公車路線快速轉乘淡水信義線,也有通往三重、台北市等路線,區內新案最低開價每坪17萬元起,依建商品牌、產品規劃,平均成交單價落在24萬元,親民房價成為大台北首購天堂。

市場動態

錢放銀行不如再買一間房 換屋族這樣挑好屋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替今年房市投下變數,但在各國量化寬鬆與央行大降息的支撐下,專家仍看好房地產的保值性能持續吸引高資產族群進場。專家指出,當房貸利率來到歷史新低,代表購屋成本進一步下降,有換屋與置產需求的民眾若能把握時機進場,應不難挑到好地段的優質標的。 房貸利率直直降,今年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央行決定出手降息救市,並祭出房貸加碼降1碼(0.25%)、消費加碼降2碼(0.5%)的空前優惠。然而,即便房貸利率已降至歷史新低,國內銀行業高階主管仍預估,下半年房貸利率還會再調降,民眾的購屋成本也還會再進一步降低。 專家指出,這波銀行降息以公營行庫的房貸利率調幅最大,政府除了要求公股行庫的放款利率隨央行降低1碼,房貸餘額1千萬元以下的自用住宅貸款還會多降息1碼,民間銀行隨後也陸續跟進,已在市場形成普遍的超低利率環境,未來房貸可望進入1.3~1.5%的超低利率時代。 事實上,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台各都會區房貸利率早已是歷年新低,其中又以台北市的平均購屋貸款利率最低,約1.68%,大台北以外也僅有1.72~1.73%,而在此波降息過後,已經有壽險公司針對都會區的優質客戶,推出新房貸1.32%起的超低利率優惠貸款,每千萬房貸利息甚至不到2萬元。 以首購族購買總價千萬元的房子,貸款7成、房貸利率1.4%計算,1年的房貸利息約9.8萬元,以2%的租金投報回推,若是租屋,每月的租金可能接近1.5萬元、年租金約19萬元,每年付的租金不僅超過房貸利息,還可以多還9萬元的本金,降息過後的租屋成本,就明顯比購屋成本高出許多。 至於相對高總價的換屋市場,除了民眾對降息帶來的房貸壓力減輕會更有感,房市穩定也有利於刺激換屋與置產族群出籠,畢竟不論是賣舊換新、以小換大、從外圍區域「升級」到市中心,或是多買一間收租,相較於過去房貸利率動輒7、8%的時期,現階段可說是跟銀行借錢買房成本最低的時候。 專家指出,都會區房價逐漸站回近十年高點,利率卻是一再創新低,對手中以握有資產的族群相對有利,若民眾選擇在此時將市中心的老舊公寓住宅,轉換到生活機能充足,價格卻相對平實的區域,並選擇電梯大樓,不但能以相對輕鬆的條件汰舊換新,手頭上能多出一筆資金運用,或投入其他理財規劃。 不過,專家也提醒,換屋族雖然多數都是雙薪家庭,或是經濟條件相對較佳的族群,但對一般人而言,買屋畢竟總價較高,若原本的房子貸款尚未付清,則換屋除了要先籌足一筆自備款,換屋後還會面臨必須同時繳納2筆房貸的問題,即便房貸利率低,也應將資金調度列為首要考量,才能從容換屋。 至於在換屋區域與產品的選擇上,由於每個人換屋的原因不盡相同,因此很難一概而論,但專家指出,只要分配好資金調度,並依自身需求設定好坪數、價格等條件來篩選,就不難找到符合的地點。 以首次換屋族群為例,通常是因為家庭成員需要的空間增加,例如有了小孩,或是要接父母同住照顧,此時就需要增加房間數,且必須優先考量學區的選擇與設籍等安排;若是子女已經長大的二次換屋族群,則空間需求就剛好相反,坪數不用太大、房間數也不用太多,建議挑選成熟便利的生活圈。 若換屋置產考慮增值性與保值性,則除了挑選未來具有捷運、重大建設等話題性的區域,具有好口碑的優質社區或品牌建商推案,也相當值得留意,如果不想住得太過擁擠,不少新興重劃區的房價相對舊市區便宜,且保留一定面積的公園綠地,就相當符合重視居住環境、換屋是為了自用的族群需求。 對於重劃區的挑選,則除了注意建設是否確實到位,或是盡量挑選舊市區外圍的重劃區,不僅可享受到重劃區舒適的居住品質,同時也可享有舊市區便捷的機能,至於許多家庭因預算,只能換屋至蛋白區或重劃區,雖然生活機能尚未完備,但也正因如此,才有機會以相同預算找到空間夠大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