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下,不少大專院校都面臨招生困難的窘境,甚至停招或停辦,面對私校退場潮來襲,除了前幾年停辦的學校,陸續有建商收購改建外,周邊的學區套房,熱度也跟著大減,觀察目前6間列入專案輔導的學校,交易量就出現明顯降溫,專家提醒,此為包租公、包租婆們警訊,最好選擇地段精華的區域較有支撐。
平均地權上路,據內政部最新統計111年第2季到第4季法人大量出售外,112年第1季短期交易比例下降到49.53%,但自住型買盤及長期置產客將成為市場主流對象,對於剛性需求的自用客反而是一大機會點。當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在投資客退場後、自住民眾進場,長期置產的買盤自然湧入雙北區域。
全台房價飆漲,今年以來又有通膨、升息等因素加重負擔,民眾購屋壓力更勝過往,購屋負擔最重的雙北市,民眾甚至要拿一半以上的收入來付房貸,如今正面臨嚴重的人口流失問題。專家指出,高房價問題在北台灣掀起的移居潮方興未艾,一些過去不受重視、房價低基期的區域,近年因建設發展陸續到位,如今反倒成了人口移入的主要紅利區,房市前景看好。
地價上漲、土地難整合下,大面積的素地難求,也因此造就北台灣迷你基地建案數量持續增加。據市調統計,從2020年至今,北台灣就有326個基地面積在百坪以下的新案進場銷售,當中最小面積僅25.1坪,且位於桃園觀音的外圍地區。
六都公布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1.6萬棟,月減21.9%,呈現年月雙減的持續量縮,台北市與台南市月減1成多,是兩個表現相對穩定的都會區,其他四大都會區均較3月減少逾二成,但與去年相比,則除了台南市外,其餘五大都會區均量縮都超過二成。
央行連續升息5次、共升3碼,加上政府打炒房持續、金流限縮,從2022年至2023年第一季,房地產熱度持續降溫、買氣走冷。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今年預期交易量還是會縮,會少於去年的31.8萬棟,若「房價不降、量就不會出來」,但想期待價下跌10~20%,機會非常小;他說,今年第一季買賣方仍在拉鋸,第二季些微鬆動,但不代表就會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