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首購

新聞搜尋 - 首購

市場動態

高雄4大豪宅聚落大車拚 中央公園特區最抗跌

受到台商回流激勵,近年高雄不讓北市專美於前,陸續冒出單宗過億元的豪宅交易案,包括美術館、農十六、亞灣區與中央公園特區4大豪宅聚落,買氣都呈現溫和順銷趨勢,尤其是唯一坐落正市區的中央公園特區豪宅,因具有媲美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絕佳環境條件,更是受到台商與傳產業企業主的青睞。 房產業者指出,近年因首購自住需求旺盛,相較於總價逾3千萬、每坪30萬以上的高雄豪宅,過去2至3年其實鮮少新增供給,因此,現在線上銷售的豪宅,多數是之前便已存在的豪宅案,在溫和銷售的情況下,平均一年可賣掉20戶,也讓市場上能選擇的豪宅愈來愈有限。 業者指出,高雄4大豪宅聚落之中,美術館、農16屬於北高雄的豪宅聚落,前者比較像是台北市還沒有美麗華百貨時的大直生活圈,屬於單純的住宅區,不過,近期隨著商業機能各方面逐步建立,目前該豪宅聚落每坪單價站穩30萬元、未來則要挑戰每坪45萬元的天花板價位。 至於農16豪宅聚落,最大特色則是擁有面積高達10公頃的凹子底森林公園,加上商業機能成熟,比較像是北市忠孝東路兩側的豪宅氛圍,每坪均價落在每坪35萬元,但目前已傳出有豪宅想要挑戰每坪60萬元的新天價。 不過,最受到中央與地方政策激勵的,要屬於亞洲新灣區。該區是高雄重點開發區域,公部門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希望能夠打造成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頂級商圈氛圍,目前區域內每坪房價落在30至35萬元,已有豪宅挑戰每坪50至60萬元的高價。 相較之下,中央公園特區是高雄最早期開發的豪宅聚落,也是4大豪宅聚落之中,唯一坐落於正市中心的精華地段,由於區域內已經鮮少可開發素地,因此豪宅相當稀缺,但也因為沒有新案拉抬區域行情,目前房價為4個聚落中最親民,每坪房價約30萬左右,未來若有新案推出,有機會挑戰40萬元高價。 區域房產業者指出,中央公園特區可享大立精品商圈,交通上則有捷運橘線O4、O5站與紅線R10站,開車10分鐘上中山高速公路,去年該特區有一個豪宅案,一年便賣掉超過15戶,顯見高雄原本的豪宅聚落,仍是高雄豪宅客相當喜愛的購屋區域。 業者分析,近幾年高雄豪宅買家多數仍以高雄在地客為主,占比超過8成,主要是傳統、造船、鋼鐵業等殷實企業主,不過,過去一年在資金浪潮席捲下,不但出現北客南下買豪宅,甚至吸引來自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企業主,不過購買比率相對低。 業者指出,早期高雄出現「豪宅」一詞,主要是高雄在地的企業主,想要從原本大地坪的透天厝,換至有物管與市區的大樓住宅,當時純粹是換屋需求,另一批則是原本就住大樓的企業主,隨著家族成員增加導致空間不夠用,或者屋況老舊,因此想要換到百坪以上的住宅大樓,豪宅一詞才在高雄應運而生。 不過,高雄豪宅即便比台北市、台中還要慢才出現,但其實演進也是跟著台北與台中一起,逐漸形成一些新的豪宅聚落,包括農16、美術館、亞洲新灣區等,至於傳統豪宅區中央公園特區,則因為土地開發較早導致後期推案較少,雖已進入開發成熟階段,但能見度相對不高。 業者分析,高雄的豪宅買盤,從早期在地的換屋需求,逐步演進到周邊各縣市鄉鎮的企業者置產的首選,到出現北客南下購屋,甚至近幾年也出現國際豪宅購屋客,從新加坡、香港等地來高雄,主要是看中高雄豪宅基期低,氣候環境又與兩地雷同,因此,選擇到高雄買豪宅。 不過,若以價格區分,目前高雄豪宅分為兩個價格帶,其中多數集中在每坪單價30萬元上下,但有一些超高價豪宅,每坪單價則直接跳高一倍,往60萬以上挑戰。至於目前最受歡迎的豪宅總價帶是2500萬元以上、3500萬元以內,坪數則以100至120坪為最適合空間,因此每坪單價自然落在25至35萬元。 業者指出,豪宅買家會有所謂的群聚效應,舉例來說,有一個企業主買了,便會邀請三五好友到新家聚會,也會帶進一波忘年之交買在同一個豪宅社區,此外,還有一部分是家族購屋,一次購買多戶,一戶自住、一戶給小孩,其他戶則由家族成員居住,其實就是「垂直居住」的三代同堂概念。 因此,豪宅社區的公設便顯得相當重要,目前高雄豪宅客較喜歡的公設包括游泳池、宴會廳,甚至KTV以及麻將間等,下樓便可以在社區內便能跟三五好友聚會,也是目前高雄高資產族群最能接受的生活模式。

市場動態

桃園3大重劃區激戰 北客助攻房價奔3

去年桃園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高達4萬棟,不管是交易量年增率、或是家戶購屋比皆位居六都之冠,而這波購屋潮也推升房價行情,2019年以前,桃園市平均房價落在1字頭,但2019年全年新成屋均價達到21.02萬元、中古屋也躍升16.8萬元,雙雙創下近5年新高紀錄。 桃園交易量、房價有撐,有八成交易來自重劃區,主因為重劃區多與重大建設緊緊相扣,並規劃棋盤式道路、公園綠地豐富,話題十足,因此即便近期疫情發燒,品牌建商推案力道不減,又以小檜溪重劃區、中路特區以及經國特區為重點區域,從首購到豪宅產品一應俱全。 而今年開春第一筆大型土地交易,就落在桃園市小檜溪重劃區,買家為國泰人壽,大手筆斥資逾4.7億元購入小檜溪重劃區商業土地,每坪高達110萬元,仔細觀察小檜溪土地交易價格趨勢,2018年年底配地完成後,土地單價從70萬元一路往上陡升,短短數年光陰已經站上百萬大關,且插旗本區的建商個個大有來頭,包含國泰建設、遠雄建設、寶佳機構、昭揚、定泰、竹城、亞昕等大型建商積極搶進卡位,目前預估總推案量上看400億元。 完成配地不到2年,小檜溪重劃區為何脫穎而出?專家指出,關鍵在於重劃區商業機能多為人所詬病,但本區被大業大有商圈、中正商圈、站前商圈及藝文商圈4大成熟商圈包圍,百貨、賣場、傳統市場、運動中心等咫尺可得,亦無嫌惡設施。 且精華區罕見的公園綠地,小檜溪內也規劃約4.69公頃的公園用地、約1.01公頃的綠地用地,整個重劃區綠覆率逼近15%,區內亦有東門溪、南崁溪2條溪流流過,5座親水公園是房市最大賣點,另重劃區外圍即是三民運動公園,又緊鄰南崁溪河濱綠地,商業、休憩機能兼具, 此外,小檜溪交通區位得天獨厚,除了可藉由中山高南崁交流道、國道2號南桃園交流道快速串連雙北市、桃園機場,桃園捷運綠綠也在中正路、民光東路口設置G09民光站,基於利多話題,去年底首案開價即站上3字頭,今年上半年新案齊發,多為二~四房規劃,價格一案疊一案,部分位水岸第一排之新案開價已直逼4字頭。 緊鄰小檜溪的經國特區則是北客南移重點區域,沉潛多時的經國特區位於交通咽喉要地,去年豪宅建商中悦機構在有恆街、經國路口以每坪102萬元、10.39億元高價標下3筆商業區土地震撼業界,預估未來新案開價站穩3字頭。 房產人士分析,經國特區為雙北市進入桃園區的第一站,且地理位置緊鄰新北市,相較周遭的新興重劃區,不需轉換國道,可直通雙北市、新竹科學園區,因通勤時間、合理房價,更是各大科技工業廠區、經貿核心,吸引不少雙北購屋族目光,而位於中正路、同安街口即是捷運線線G12站,完工啟用後,住戶可經由幸福路連通橋抵達捷運站。 不過經國特區僅至一期開發,總面積不大,約29.39公頃,區內素地不多,多為立即能入住的成屋建案,主力房型為三~四房、平均開價28~29萬元,若是臨南崁溪水岸宅則達31~33萬元,多規劃中大坪數,若想找二房小宅可考慮水岸周邊的預售案。 而桃園市近三年崛起的重劃區,以中路特區最受矚目,重大建設發展迅速,被視為桃園副都心,因緊臨藝文特區、市政商圈,5分鐘上國道二南桃園交流道,15分鐘內到高鐵桃園站、20分鐘到桃園機場,配地後地政局連續8次標售都開出紅盤,甚至創下每坪95萬元高價,去年中路二段地號9也標出次高單價81.6萬元,顯示建商對於中路特區推案信心度大爆棚。 有別於線上推案重劃區,中路特區為少見純住宅區,且擁有風禾、向陽及水秀三大千坪公園,另有六處兒童公園,環境單純、生活品質優質,具豪宅區特色,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就曾指名本區為藝文特區接班人,而區內60米大興西路、30米正光路兩側綠意,媲美天龍國敦化南路,目前線上銷售建案以二~三房首購產品為主力,開價落差大,部分開價25萬起,亦有30~35萬元不等,另有雙主臥換屋產品,正光路、大興西路、風禾公園周邊則有豪宅規劃之建案,開價38萬元起。

市場動態

新北房價買進台北市 北投高綠覆環境吸引自住客

台北居大不易,想在台北市找到喜歡又能力可及的地段置產,北投是公認CP值最高的選項。專家指出,北投環境鬧中取靜又不失便利性,住宅均價更幾乎只有大安區的一半,加上相較於同屬郊區且價位相近的文山區,北投的資源更豐富,發展題材也更多元,確實是換屋、置產,或首次買進台北市的首選。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一年台北市的整體住宅均價已來到每坪59.4萬元,房價最高的前三名依序為大安、中正與信義區,其中又以大安區均價最高,單價達85.3萬元,反觀位處郊區的北投與文山區,住宅均價大多落在每坪45萬元左右,不僅房價只有大安區的一半左右,也比全市住宅均價每坪便宜近15萬元。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台北市中心房價居高不下,讓許多想入住台北市的購屋民眾,只能往門檻相對低的郊區找尋,進一步帶動區域房市買氣升溫,去年一整年乃至今年第1季台北市的前五大房市交易熱區之中,位處市郊的北投、文山、內湖3區也全部都榜上有名,顯示郊區購屋已成趨勢。 除了價格優勢,郊區因其先天的高綠覆率環境,尤其受到退休與北市蛋黃區換屋族青睞,但以北投、文山、內湖等北市三大郊區來說,內湖雖然位置條件、交通便利性與生活機能都最佳,但房價也最高,而軍公教最愛的文山區,房價雖然與北投差不多,發展性相對不足,若論發展潛力與購屋CP值,則仍以北投最佳。 以整個北投房價最低的新北投溫泉路為例,最新住宅均價僅每坪39.5萬元。該路段鄰近捷運新北投站,附近公園多、綠覆率高,還有以綠建築聞名的北投圖書館,以及北投市場、薇閣中學與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等設施,生活與交通機能都非常便捷,3字頭的房價就吸引不少想用親民價入手北市門牌的民眾。 陳傑鳴表示,想在北市購屋置產,北投是可以多留意的區塊。除了價位,以及北投離塵不離城的區位條件、保值性強的區域特性等因素,相較於內湖與文山區,北投的氣候更穩定,是雙北地區相對空氣品質較佳的行政區,在目前空氣品質日益低落,而民眾對居住品質要求愈來愈高的時代,優勢更容易被凸顯。 此外,隨著社會邁向老齡化與少子化,對於年齡漸長的退休族而言,北投也是退休置產的絕佳地點。專家指出,民眾購買退休宅的考量首推醫療,但能滿足自住剛性需求的購屋條件也不可或缺,像是住宅周邊的散步空間、採買日用品等生活機能等,交通便利性也相當重要,而上述條件,北投一樣也不缺。 值得一提的是,高綠覆率與環境清幽雖然是北市三大郊區的共通條件,但北投區境內有陽明山國家公園坐落,豐沛的自然與休閒資源卻非其他兩區所能比擬,加上北投的醫療資源完整,包括台北榮民總醫院,以及許多醫療中心、醫護院校均位於北投,就連未來的士林北投科技園區,也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為主軸。 業者指出,北投擁有「北巿最後重劃區」之稱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開發題材加持,有機會仿照內科經驗,帶動周邊的商辦與居住需求。尤其淡北道路開發案環評已在今年元月通過,交通利多增添北投新動能,近年已可見到包括華固、國泰、長虹、潤泰創新,乃至於高雄的巴巴事業等大型建商卡位,長線受到市場看好。 而根據台北市2月份的實價登錄資料,擁有眾多發展優勢但房價相對親民的北投區,近期正默默展開補漲行情,且漲幅高居北市12個行政區之冠。與去年同期交易價格比較,北投區今年房價漲幅高達16.1%,不僅大幅領先第二名中山區的8%,以及南港區的7%,就連高度發展的新北市各區也望塵莫及。 業者指出,北投的綠覆率高、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因目前正值新冠肺炎防疫期而成為民眾安心居住的首選,並磁吸不少跨區客源,加上目前北投仍有不少平價路段可以買房,即便是高級住宅群聚的奇岩重劃區,房價也比市中心便宜許多,除了首購、換屋、退休等自用需求民眾,也吸引不少高資產族群進場。

市場動態

新竹房價高漲 買盤外溢外圍1字頭房價區

近年新竹蛋黃區房價高漲,首購買盤也開始外溢至外圍的低價區,北側的湖口、新豐,東側的竹東、新埔,以及南側的頭份、竹南等地,因交通便利、房價較低等條件,承接了不少竹科首購買盤。其中,台積電竹南建廠,與中山高五楊高架延伸至頭份二大利多,大幅增添北苗房市動能,過去較不受矚目的大新竹外圍區域,正從過去的房市配角,漸漸躍升為主角。 根據信義房價指數顯示,新竹地區今年第一季平均房價每坪21.78萬元,年漲5.46%,若與全台房市波段低點的2016年相較,當時新竹房價不到每坪19萬元,四年來漲幅將近15%,相對於北台灣的雙北及桃園三都房價在急跌止穩之後的緩漲格局,新竹房價則是穩定上攻,未見回頭! 房地產業者分析,新竹房市絕大多數客源倚賴高所得的竹科從業人員,近年製造業景氣暢旺,科技業獲利佳,帶動竹科園區產值連續十年突破1兆元,台股指數也長年居萬點之上,新竹房市買氣向來與全台各都會區較為脫勾,新竹房價幾乎不受景氣波動,續攀新高。新竹市的關埔重劃區、馬偕商圈、八大學區;竹北市的縣治二期、三期、高鐵特區、台科大重劃區,地段、規劃優質的新推建案,房價站上3字頭,甚至不少具特色高端住宅,單價挑戰每坪40萬元。 新竹房蛋黃區市「雙引擎」新竹市、竹北市房價雙雙高漲,不過,原本竹科客通勤車程20分鐘車程,若增加10分鐘,便可擴及1字頭房價區,約僅蛋黃區六至七成的房價,包括向北擴及至目前新推案房價行情每坪18~20萬元的新豐、湖口、新埔,向東擴及至房價每坪19~21萬元的竹東、芎林、寶山,以及南延伸至房價每坪約15~21萬元的頭份、竹南,對於資金有限的年輕首購族來說,極具吸引力。 從人口變化來觀察,新竹市和竹北市二區,每年人口都穩定增加3,000~7,000人,新竹市人已近45萬人,竹北市人口亦逼近20萬元,不過外圍的鄉鎮如新豐、湖口、竹東人口亦緩步增加,屬於苗栗北側的頭份、竹南,每年人口亦增加數百人至千餘人,相對於整體苗栗縣多數鄉鎮人口老化、外移嚴重,頭份及竹南,更是吸引持續擴張的大新竹地區人流移入。 「台積電竹南建廠」與「五楊高架延伸至頭份」二大利多題材,將大幅提高頭份、竹南房市能見度。台積電在2012年以32億元買下竹南科學園區14.3公頃土地,去年底已通過環評,台積電將投資3,000億元興建先進封測廠,預計今年上半年啟動建廠工程,未來可望帶動2,500個就業機會,除台積電外,力晶苗栗12 吋晶圓廠,預計明年動工,宏楷科技、尹鑽科技、力盛紙業等廠商也落腳苗栗,未來可望形成新的產業聚落。 此外,國道一號五楊高架道路延伸至苗栗頭份案,可行性評估去年底報行政院,總經費750億元、全長40公里,未來完工後,將會疏解大新竹地區塞車問題,提升交通效能,預估台北到新竹只要45分鐘。 房地產業者表示,頭份、竹南房市主要包括三大熱門區域,過去因炒作風氣盛、如今回歸基本面的大埔重劃區,因台積電建廠帶動竹南園區發展前景可期,景氣正從谷底向上,大樓房價約每坪14~16萬元;以尚順育樂中心等商場為核心的大潤發商圈,在寶佳機構的造鎮分期推案下,大樓房價約在每坪15萬元左右;此外頭份運動公園、聯合市政中心一帶,住宅則提供較多元的產品線,高端換屋、平價首購產品都有,房價約在每坪18~22萬元。 從台灣城市長期發展的軌跡來看,都會區的擴張,會為外圍具有交通、建設及產業題材的區段帶來新的動能,引入人流與資金流。房地產業者表示,新竹地區房價所得比約八倍,購屋壓力相較於北台灣其他都會區仍屬低,不過新竹經過多年房價上漲,要在新竹市區或竹北購屋,標準三房加平面車位房價預算多半需千萬以上,相較下,擁有相對低基期、優質居住環境或高發展潛力的區段,正吸引蛋黃區的換屋族、竹科首購族轉進,這些過去不太受市場矚目的區域房市,也隨著城市發展與建設投入,漸漸在大新竹房市中,擁有自己的新角色

市場動態

建商購地狂潮席捲竹北 高鐵特區推案夯

去年土地標售熱絡的竹北高鐵特區,包括在土地標售市場大有嶄獲的寶佳機構旗下合陽、鴻築,以及惠宇、豐邑等建商,今年開始大舉推案,上半年新案供應量達1500戶,為近3年來最大推案量,形成在地建商大戰外來建商的局面。 竹北高鐵特區的推案轉熱,可以從建商布局土地市場的脈絡觀察起,自2015年至2018年間,竹北房市盤整,每年土地市場總交易量約在60~70億元左右,不過2018年快閃記憶體晶片大廠慧榮科技以18億元、每坪逼近百萬的高單價,標下高鐵站前1,846坪商業區土地,即受到市場的矚目,去年7月間的鐵道局高鐵土地標售,更是大舉出脫95億元土地,並帶動一波建商購地熱潮,去年竹北土地交易規模逾210億元,即超過往年水準二倍之多。 去年寶佳機構少東林家宏砸近47億元,標下之前被聯發科棄標的世興段5,867坪土地,是近年新竹最大規模的購地手筆;台中建商惠宇建設以25億元打敗寶佳、新業等多達六家建商,拿下近3,000坪商業區土地,豐邑機構也以7億多元取得住宅區土地,這些土地經過壽備規劃,陸續在今年上半年起推出公開銷售,形成竹北高鐵新一波推案潮。 據市調業者統計,包括寶佳旗下各子公司、惠宇、豐邑、坤山等建商在內,在竹北高鐵特區上半年合計至少有七案、總戶數約1,500戶新案釋出,加上過去推出的在銷建案尚有300多戶待售,過去幾年推案低迷的竹北高鐵特區,一躍成為今年大新竹地區推案最熱絡的區域。 在「小宅化」的趨勢,與自住剛性需求支撐下,竹北房市多以二房及小三房為主流產品型態,不過隨著過去供給量較大的換屋型產品逐漸去化,近年來大三房、小四房格局比例漸提高,甚至也有曾是票房毒藥的60~70坪大四房推出,反應換屋客層需求漸提升。這一波竹北高鐵特區的推案潮,主力產品大致可以分別二大類,一為訴求首購或首換客層的二至四房的標準住宅產品,另一類則以訴求建商品牌、規劃坪數較大的坪換屋型產品,如惠宇新案、「坤山安境」等,也吸引不少品牌粉絲。 房地產業者指出,高鐵發展出軌道經濟學,延著高鐵發展而產生的經濟價值,帶動地方發展,竹北高鐵已經成為北台灣與中台灣之間最重要的交通樞鈕,去年竹北六家站每月平均進出站人次已達51萬人次,比起2017年平均不到45萬人次,成長了14%,運量成長顯示通勤、商務量能的提升,與居住品質的日趨成熟,也帶來新的人流與消費,甚至有不少仰賴高鐵的台北、桃園通勤族,願意選擇定居環境優質的竹北,來自外地的建商、在地建商、科技業、零售連鎖業、企業財團大舉在竹北高鐵周邊插旗,均是看好竹北高鐵周邊房地產穩定增值的潛力。 竹北市也成為大新竹地區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區域,自2004年竹北市人口突破10萬人以來,每年以5,000~7,000人的速度增加,如今已逾19萬人,今年更可望突破20萬人大關,十多年來高遷入率及高出生率帶動人口數量倍增,人口成長速度在全台面臨人口紅利消失之際,仍名列前茅,人口結構更是以年輕、所得高、消費力強的均質族群為主。 竹北房市發展從過去發展較早的縣治一期重劃區,向東延伸至縣治二、三期及高鐵特定區,東竹北地區也是人口快速成長的主要區域。隨著近年華邦電總部大樓完工進駐,暐順經貿大樓及其6+PLAZA商場、安杰國際酒店等營運,帶動生活機能與商業氣息,台大醫院生醫園區分院開幕,加上竹科生醫園區生技大樓廠房預租及進駐熱絡,使竹北高鐵周邊,已漸成為大新竹地區新興的商業發展中樞,也帶動房價上揚。 根據實價登錄統計,近五年竹北住宅平均房價,2019年為每坪22.1萬元,五年來約上漲10.5%,相對於北台灣其他都會區,更顯抗跌,而新推個案房價,具建商品牌、基地條件優質、規劃有特色的個案,不少多以站上每坪30萬元。

市場動態

北市30坪以內小宅當道 豪宅建商也跟風

低薪高房價時代來臨,具備低總價優勢的「小宅」,成為自住民眾鎖定買進的第一間房,而這樣的趨勢,在高房價的台北市尤其明顯。業者觀察,自住買氣當道,建商紛紛將推案坪數縮小至30坪以內,就連過往推豪宅的建商也罕見推出「趨小」建案,以迎合民眾想入住台北市的需求。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的調查資料,前幾年手握精華區土地,甚至長期推出大坪數建案的知名建商,近年也不得不順應「小宅」風,在建案裡頭規劃30坪以下的小宅。包括國建、大陸建、潤泰新、長虹、冠德、文心、璞園及璞真等豪宅建商,都紛紛推出小宅產品,甚至手握2個北市指標豪宅建商元利建設,也預計在文山區推出小坪數住宅。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過去5年時間,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等三都,每一個年度推出的預售案總戶數中,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都超低過4成,就連台北市相當精華的地段捷運忠孝復興站旁,也一口氣出現2個小宅建案,而且每坪開價都超過百萬元,顯見小宅推案熱潮正快速在主要都會區蔓延。 以去年928檔期為例,台北市即以小宅為推案主流,70坪以上大坪數住宅戶數占比僅約2成多,甚至出現建商產品定位大風吹的情況。例如過去在豪宅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東騰建設,以及將推案重心放在北市豪宅的首泰建設,也都開始轉攻小宅族群,成為這兩年房市的特殊現象。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目前房市買盤主要是首購民眾、其次是長線置產客,而此波房市主力購買族群,大多鎖定30坪以下、相對低總價的小宅,而當豪宅建商推小宅成為趨勢,一般建商更難抵擋,未來新建案坪數規劃能不做大就不做大,若是原建照規劃大坪數但未動工,中途變更建照改作小宅也是大有人在。 何世昌表示,過去3房格局久居市場供給最大宗房型,小宅占比很少超過4成,但自2014年房市反轉之後,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激增,而預售屋供給出現如此重大變化的主因,便是因為房市在歷經多次調節、盤整之後,買氣已轉變為以自住、首購族為主流,預料在高房價的都會區,這股小宅風潮仍會持續流行。 房產專家分析,小宅除了具有低總價的優勢,也與晚婚、少子化等社會現象有關,讓不婚族、頂客族等,選擇較容易入手的小宅當作人生第一間房。此外,台灣因已邁入高齡社會,部分住在老公寓的長青族,為求便利的生活設施與居住環境,也會進行換屋動作,除了賣舊換新,也有不少民眾選擇以大換小。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現在不婚、不生的單身貴族愈來愈多,隨著人口結構消長變化,家庭戶量日趨減少,將牽動消費、房地產的型態改變,單身時代來臨推升的「單身經濟」不容小覷,而小宅產品在需求日增,以及購屋負擔相對較低等優勢支撐下,不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保值標的。 永慶房屋即曾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進行統計,去年第二季全國設有戶籍的單身戶長共128.1萬人,相較於5年前增加14.0萬人,成長12.2%,其中,新北市單身戶長最多,達25.7萬人,台北市則以18.5萬人居次,再進一步對照實價登錄資料可發現,台北市20坪以下的交易占比為19.3%,新北市則有10.8%,顯示小宅市場需求不小。 此外,受到高房價影響,過去台北市20坪以下的小宅,主要集中在中山、萬華與北投等區,近年則有明顯往市中心移動的趨勢,包括信義、大安、中正、松山等台北市中心,這2年也都相繼有小宅建案問世。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從剛性需求面來看,晚婚、少子化等家庭趨勢,再加上高房價,無論在使用面積或購屋負擔的面向,建商過往的產品規劃勢必調整。 尤其超低利率及軌道經濟持續加碼,使「租不如買」、「時間房價」的比價效應不斷擴增,建商因而轉進「門檻房」市場推案,拉攏首購需求,直接帶動中低總價、小宅供給,連知名建商也頂著品牌光環,進軍重劃區、小豪宅市場。如同名牌精品推出價格容易入手,但又能傳承精神的副牌,往往讓市場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