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公布2020年度各區域常住人口及住宅統計資料,並比較99年以來、十年的人口及住宅變化量,全國住宅十年量增11.4%幅顯著,但人口僅增3.1%,不過桃園市及台中市的常住人口及住宅量增幅都在11.1%以上,是這十年來長人又長房的都會區。
三級警戒已持續兩個月,主計總處近期公布人力資源調查,5月份失業率亦攀升至4.11%,且根據房仲網路民調顯示,近5成民眾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已影響房貸、信用貸款、車貸等貸款繳納,屋奴已開始出現困境,但提醒千萬別逕自停繳,以免影響個人信用記錄、留下不良紀錄。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囤房稅會造成移價效應,拒絕囤房稅修法;民眾黨今(23)日舉行記者會痛批,執政黨放話「囤房稅會傷害78萬承租戶」,還錯誤引用韓國的例子,利用資訊落差欺騙台灣民眾,在台灣房屋供給存量足夠且多數空屋的情況下,政府更應該要推動囤房稅,而非以此為藉口,拒絕改革。
根據主計總處國情統計通報,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380萬人,老化指數已攀升至128.7。全台僅4縣市指數低於100,包括新竹市、新竹縣、桃園市以及台中市,新竹市77.8全台最年輕。專家分析,四大年輕都市都有工作機會多、買房輕鬆、各項重大建設推動以及交通便捷性等利多,人口自然蜂擁而至。
20年來台灣家戶有何改變?根據主計總處針對家庭支出比重近20年資料統計調查,國人在醫療保健增加最多,達5.1個百分點,餐廳及旅館次之,增加3.9個百分點,住宅服務相關比重反而減少,專家分析,高齡化、小家庭趨勢、加上生活型態改變,民眾不但習慣外食解決民生問題,住宅市場也因應醫療的便利性做出不少改變。
全台各地房價重回歷史高點,民眾購屋的利息成本雖因史上超低利率環境而降低不少,但仍無法抵銷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雙北購屋負擔尤其沉重,反觀同屬北部生活圈的基隆,距離台北車程30分鐘,房價僅1字頭,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2項購屋壓力指標都是北部最低,長年磁吸大台北民眾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