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史上最低利率、貨幣寬鬆的資金狂潮來襲,又有美中貿易戰未歇及秋冬疫情再起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新布局,不少台商將產能、總部移回台灣,助攻高雄市區頂級豪宅買氣;外圍重劃區則是受惠遞延性買盤出籠的剛性需求,千萬元以下新案交易特別熱絡,豪宅、首購市場買氣兩頭旺。
去年風光一時的高雄房市,今年在褪去政治熱度之後,房地產交投竟略顯遜色,根據地政局1~7月交易量統計,高雄市比起去年同期減少了11.4%,明顯遜於其他五都,房價表現更是此起彼落。此外,高雄捷運紅橘兩線各站住宅平均單價呈現「北東漲、南西跌」的變化,業者分析,今年高雄房市交易表現應只是進入收斂,實際上是看淡不淡。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雖然台灣在防疫工作上做得相當不錯,沒有讓病毒在本地蔓延,但市場交易活動停擺,台股跌破萬點,經濟受到嚴重衝擊,連帶影響到房市。
2019年房市回溫,不僅建商積極推案,代銷業也勇於接案銷售,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2019年十大代銷業者接案量,海悅廣告以破千億元接案量勇奪冠軍,其餘2、3名的新聯陽以及信義代銷則靠豪宅案衝出高額接案量,其中不乏靠重劃區大舉接案,闖進前十名的黑馬。
許多人買房自住外也看發展潛力,但房產畢竟與股票不同,須以長期觀察,綜觀十年房價變化,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四都比較,發現全部都只漲不跌,其中漲幅最高的是台中漲幅高達114%。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分析,其實房價起跌不離生活機能、交通,若真要長期投資,房價基期高低也必須納入考量,台中就是因為基期相較雙北低廉,人口又不斷移入,才會出現如此大的漲幅。
6都地政局今(2018年11月1)日公布的10月建物移轉棟數統計,整體較上個月成長12%,且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成,台北市、台中市年增近5成,台中更破今年來的單月新高紀錄,房仲業者分析,交易旺季即將來到,建商推案量大,交屋潮提前反映,也將移轉量體撐大,全年可望來到28萬棟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