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用什麼速度移動,決定所見的人生風景。」知名作家、主持人,同時也是建築學者李清志在10月底由誠美建設與Verse在新建案《誠美知寓》接待會館所舉辦的一場藝文沙龍中說。就像如果永遠只在金融大道的南京東路上忙碌穿梭,永遠不會發現,原來只是轉個角度,靜巷中望去就有這麼一處別有洞天的人文寶地。
「危老重建政策」持續發酵,臺北市府持續推動危老屋重建,近期在萬華區危老重建案順利完成,成功案例再添一樁。
老舊社區、危老建築長久以來最難處理的就是「整合」,不僅人多且複誰,台北市政府為促使老舊房屋加速重建,培訓危老重建推師協助社區住戶整合意願、提具重建計畫申請重建,對危險老舊建築物重建工作之推動,北市府自107年起已培訓推動師超過1萬6千名,成立工作站137站,目前已累計27名績優危老推動師為全台北市民服務。
人老了,腳容易無法使力,而房屋老了,結構上也容易出現問題,全台面臨高齡化社會,也同時面臨多數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需要「重建」,危老政策自106年推動以來,台北市受理的危老重建計畫案中,除少數基地位於山坡地,建築物高度受限外,經改建後,約有95%以上都已經設置電梯,讓老年人不再因為腳無法使力出門不便的狀況,真正落實居住正義理念中實現樂齡友善社區環境。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發布2021年第三季台灣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報告指出對土地開發信心持續上升,尤其是南台灣,指數達158.7點,遠高於100基準點,可用信心爆棚形容。投資專家對店面及旅館則仍持保守,偏向悲觀。
國內疫情趨緩,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逐漸攀升,雙雙為台中房市帶來一道曙光,業者認為,先前房市買氣低迷主要是受到疫情干擾,但從市場資金、需求面來看,房市基本面其實仍相當穩健,只要未來市況好轉、剛性需求出籠,一些自住客指名度高的優質區域,有機會率先感受到報復性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