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不動產論壇將於下周二(10月29日)登場,主辦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理事長黃鵬䛥表示,今年論壇以國際貿易戰對產業結構及不動產市場影響為題,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剖析2020年產業結構及不動產投資最新趨勢,包含日本、菲律賓、美國與英國等。
一走進張景堯位於台中市西區的建築師事務所,富比士採訪團隊一行人,隨即被滿室的柔和光線給籠罩,讓這間隱身在住宅區頂樓的挑高空間,顯得更加開闊寬敞。 張景堯將原本的牆面打通後,使用落地窗玻璃與有間隙的屏障作為牆面主體,後側的開敞式陽台則以玻璃拉門與室內相連通,同樣以採光罩與大面窗,讓自然光源從所有採光面通透而入,照得事務所滿室生輝。
台灣住宅屋齡普遍偏高,也反應這塊市場具有商機潛力,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第一季購屋平均屋齡為21.97年,而30年以上老屋交易占比,六都之中,以台北市占比近5成最多,等於每2間買賣就有1間是老屋,業者表示,部分屋主為求賣相佳,會將房屋重整後再出售,建議學會屋況重點觀察,才不知於得不償失。
國人購屋的平均屋齡有兩極化的現象,根據最新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1季近萬人成為新房貸一族,但有趣的是,第二多居然是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逾5500件,貸款成數也有7成之多,房地產業者認為,主要市中心新屋價格不夠親民、預算不夠,另外也反映出台灣住宅老化問題。
一走進張景堯位於台中市西區的建築師事務所,富比士採訪團隊一行人,隨即被滿室的柔和光線給籠罩,讓這間隱身在住宅區頂樓的挑高空間,顯得更加開闊寬敞。
近年台灣住宅空間是變大還變小?根據內政部資料計算6都人均居住面積,過去10年全國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從10.6坪增加到12.1坪,增近2坪,6都僅高雄市愈住愈小,其他五都愈住愈大,專家表示,雖然數據顯示居住空間是「北增南減」,但也反映出小戶多、建商推案類型改變、公設比提高,民眾實際感受反而覺得空間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