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地方政府

新聞搜尋 - 地方政府

市場動態

專挑精華地段 板橋零負評建商揮軍台中推危老新案

近年危老推案量如雨後春筍般萌發,除了中央與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全力支援,更有賴建商長年整合投入,讓都更危老案開花結果。不過,相較於雙北市危老申請件數就佔了全國8成,雙北以外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有專營都更的北部業者就看好台中市場潛力,積極南下佈局,為更新美化台中市容盡一份力。 專營都更危老的品牌建商大通地產,深耕板橋市場10年以來,即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精選優質地段開發,所推新案每每在預售階段即完銷,不僅在雙北擁有零負評的好口碑,在業界更享有「都市翻轉新推手」的美譽,近來便積極向台中擴展事業版圖。 大通地產總經理林志豪表示,台灣都會區市容老舊,都更危老改建不僅能促進都市更新,改建後房屋供給增加,還有平穩房價的好處。然而,都更危老整合之路並不好走,近年雖然政府在政策上釋放利多,但如果沒有品牌力強、財務健全的建商接手整合,要成功沒那麼容易。 林志豪指出,大通地產雖然在板橋起家,但自己卻是台中人,本著回饋鄉里的初心,促使他將在北部經營都更危老的經驗帶回台中。幾經整合,林志豪最終決定攜同上揚國際建築團隊,於台中市西區推出首宗危老案「大通後壠子段」,打造兼顧人文、持續推動舊市區再生的燙金門牌新地標。 上揚國際建築團隊台中營業一處總經理楊濬輔表示,大通地產願意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和心力,開發整合雙北市各線捷運站、優良學區及公共建設優先發展的核心區域,卻選擇不在核心地段蓋豪宅,而是著重針對消費者的習性,規劃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好產品。 他指出,大通地產不以公司利益出發,而是以鄰里利益為優先,讓住戶能以合理價格購屋的理念,在市場上顯得難能可貴,值得把這樣的價值觀帶到台中市場,也是上揚國際建築團隊欣然與大通地產攜手合作的主因。 「大通後壠子段」坐落於台中市藝文氣息濃厚的西區五權路,具備優質地段條件,北起有科博館、南至美術館,由綿延數公里長的綠園道,依序串聯起草悟道、勤美綠園道及美術園道等藝文生活圈,不僅是自住客最愛的區域之一,也是西區房市交易熱度高居不下的原因。 林志豪指出,房價逐年增長,現今年輕人普遍無力購屋,造成空屋現象,形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他希望透過危老都更的力量,創造價格合理及高品質的房屋。 有別於近期區域內新案多規劃為50坪以上的產品,「大通後壠子段」規劃不超過40坪的中小坪數為主,降低房屋總價,提供「大家買得起的房子」,讓每一塊取得的土地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此外,為了訴求讓產品力與品牌力更為貼近消費者,大通地產不僅在台中當地尋找優質的營造與建材廠商,還在台中設立服務基地,讓住戶享有完善的售後服務,寧可多花錢,也要讓住戶買得安心,住得安心,該案預計7月中開售。

市場動態

建設機能快速到位 青埔房市再升空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大園區交界的青埔高鐵特區,自從機場捷運通車之後,房市快速從谷底翻身,不僅一棟棟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商業設施也如雨後春筍般增加,重大建設看得到、摸得到,讓各地購屋族隨著高鐵、機場捷運而來,去年桃園各大重劃區的新成屋移轉量,光是青埔就佔了1737件,位居全市之首,區域買氣強強滾。 青埔特區堪稱新竹以北最大面積之重劃區,面積廣達490公頃,可開發住宅、商業設施空間廣大,機能與建設以A18站為中心,呈輻射狀展開,地方政府也傾注全力打造國際商務城,包含: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美術館及會展中心等均座落在此。 近年青埔房市之所以能從谷底翻身,關鍵就在於當地的建設利多不再只是「空口說白話」,尤其是今、明2年,為青埔地區重大建設完工年,加上區域房價修正至甜蜜點,使得買氣隨房市景氣攀溫,並帶動商業機能成形,國內外知名業者也紛紛搶進本區開出旗艦店,且規模一間比一間大,商圈規模逐漸擴大。 像是連鎖咖啡業者星巴克,近期就在此開出「青埔高鐵南門市」,若含高鐵站、華泰名品城內的星巴克,就有4家據點,此外,全聯福利中心也將在高鐵站附近開出占地千坪的旗艦店,全台最大的IKEA宜家宜居旗艦店外觀成型,目前也已落架。 至於今年夏天最大亮點,當屬「國泰置地廣場•桃園」,新光影城、橫濱八景島水族館、COZZI 和逸飯店等商業建設將接力開幕,預估可再帶進8500個就業機會,創造人口紅利、增加居住需求。 除此之外,青埔特區休閒綠地也相當充足,有青塘園、橫山書法藝術公園等大型綠地,一家人可以散步、野餐,至於學區,原有的青埔國小因入學學童激增,已分兩期擴建,另在A17領航站規劃興建青園國小,預估完工後可招生60班普通班、3班特教班、3班資源班以及10班非營利幼兒園,且規劃英語、本國語及程式語等3語教育,朝國際級學校邁進。 交通方面,青埔特區坐擁高鐵、機場捷運、國際機場以及國道等陸海空交通優勢,特定區內更有3個捷運站點,透過機捷4站可至桃園機場,搭乘高鐵2站、20分鐘就到台北車站,至高雄也只需1.5小時,不少機師、空姐就近購屋。 此外,雙北市自住買盤也看準青埔2字頭房價,總價親民、居住空間增加,人口年年正成長,且睽違數年、去年首度出現完銷建案,建商推案信心大增,頻頻掃地、補庫存。 而根據實價資料,去年桃園市土地交易總件數達7973筆,其中大園地區以959筆、成長62.8%,年增幅為全市之冠,其次為中壢區年成長46.7%。 包括獵地王興富發建設、潤隆建設,去年12月砸下77.25億元,用每坪131.8萬元買下高鐵站前5,820坪帶建照之商業區土地,未來將開發為總銷逾170億元的造鎮案,皇普建設(2528)也以6.7億、10.4億元買下商業區約1800餘坪土地,預估第3季將在青平段推新案,總銷規模達40億元,光是上述3家建設就在區內灌注上百億元資金。 除了購地熱絡,一案接一案完銷,也加快建商推案腳步,根據住展雜誌統計,青埔歷經2014年~2017年餘屋出清、房價修正,2018年起青埔地區買氣轉熱,新推案戶數超過2,000戶,去年更達3,500戶,回溫速度相當驚人。 今年也有多個指標案現身,包含:上市櫃建商宏普建設(2536) 今年將推出總銷30億元、基地達千坪的青埔案,日勝生則將公開總銷18億元桃園青埔成屋案,在地品牌建商「桃大機構」則首度揮軍本區,預估將有3個新案,區位坐落在機場捷運A18站、A19 站周邊,規劃中小坪數產品,開價上看3字頭。 根據房產業者指出,青埔特區平均房價2字頭,但通勤至台北車站不需半小時,以千萬元左右之預算,可買到3房含車位產品,加上建設、機能逐步到位,價量從谷底回升。 以近期推案單價而言,建案差異相當大,大致上以捷運、高鐵為核心高房價區,向外遞減,每坪約32~40萬元不等,產品以2~3房為主力,部分品牌建商因長年耕耘、優質建築口碑,雖然距捷運較遠,新案房價仍然有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