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公布7月營業氣候測驗點,三大指標皆為連續三個月的以上維持上揚態勢,其中,營造業受惠於不動產表現大好影響,氣候測驗點已來到近9年來新高,已超越前一波房市高點的景氣看法,台經院指出,今年遞延性的買盤威猛,加上低利率和資金充沛,「原本年輕人期待房地產下跌,現在就是不跌。」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房市所受到的傷害並不如2003年SARS流行期間來的嚴重,由買賣移轉棟數來觀察,6月起不動產交易量便開始回升。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房市受到疫情的衝擊僅屬短暫、凸顯高抗壓的特性,再次印證房地產不但具有自住的實用價值,初估今年整體交易量將比去年成長3~5%。
台經院今(22)日公布12月營業氣候測驗點以及1月景氣動向,12月在美中貿易簽署協議、台股表現亮眼、拉抬零售業、餐旅業表現,亦使得營業測驗三大指數連袂大幅上揚,台經院指出,2020年總體經濟仍以內需為主軸,以抗國際詭譎情勢,預測經濟成長率為2.67%。
根據人力銀行統計,2020年調薪幅度前十大產業中,前三名分別為「軟體及網路相關業」、「營建業」以及「電信及通訊服務業」,專家分析,去年不管土地、住宅還是商用不動產市場,均交出亮眼成績,在市場游資多、台商資金回流、力環境下,這樣的態勢將望持續到今年。
根據高力國際最新統計,今年第4季北市商辦總量體維持161.67萬坪,累積去化坪數近155萬坪,空置面積僅剩6.68萬坪,空置率約4.13%,但實際上有1.7萬坪為待改建、等都更的無效供給,空置率約3.07%,來到歷史新低紀錄,預期在供給持續緊縮下,此波租金漲勢應可延續3年。
今年商用不動產加上土地投資大爆發,根據商仲業者統計,土地加上商用不動產全年交易突破4千億元,已連續2年突破年度交易額均線,其中以公部門釋出的土地量體占比接近5成,交易金額達1331億元,助長今年土地交易量,其中台中市土地標售金額達342億元,也為六都之冠。